| 海棠开后雨冥绵,寒食清明又一年。 胜赏挨排三月朔,嫩晴将息百花天。 水光山色供图障,燕语莺声助管弦。 我自吟边闲拄颊,笑人陌上拾花钿。 |
|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 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
| 陌上语声喧,贺岁人来去。 秋千擘晓烟,绿盖翻春雾。 佛法无多,两手分付。 更问如何与若何,咸淳丙寅正月五。 |
| 黄了旧皮肤,最是风流处。 多少纷纷陌上人,不听春鹃语。 触目是家山,到了须拈取。 云散长空月满天,好个还乡路。 |
| 馆娃宫中春已归,阖闾城头莺已飞。 复见花开人又老,横塘寂寂柳依依。 忆昔吴王在宫阙,馆娃满眼看花发。 舞袖朝欺陌上春,歌声夜怨江边月。 古来人事亦犹今,莫厌清觞与绿琴。 独向西山聊一笑,白云芳草自知心。 |
| 柳絮飞时绿暗,荼蘼开后春酣。 花外青帘迷酒思,陌上晴光收翠岚。 佳辰三月三。 解佩人逢游女,踏青草斗宜男。 醉倚画阑阑槛北,梦绕清江江水南。 飞鸾与共骖。 |
| 铃斋教令得民和,月色今宵十倍多。 节物人家俱插柳,霁华田舍可鞭禾。 坐中客醉僛僛舞,陌上花开缓缓歌。 老子尚堪牵率在,夜归已有木鱼过。 |
| 红药将残,绿荷初展。 森森竹里闲庭院。 一炉香烬一瓯茶,隔墙听得黄鹂啭。 陌上春归,水边人远。 尽将前事思量遍。 流光冉冉为谁忙,小桥伫立斜阳晚。 |
| 老马虺隤不服骖,累然病起泛溪南。 失侯我尚堪耘豆,出牧公方自种酣。 畏垒屡丰愧桑楚,汉喜虽小屈岑参。 新年闻说茅柴贱,陌上逢人各半酣。 |
| 说梅津潄不濡唇,秧稻堪惊陌上人。 昨夜天公一翻手,苍生百万面生春。 |
| 十五游方今五十,久将孤锡挂山林。 平生不作可怜色,是事但求无愧心。 陌上春回青草暖,天涯人去碧云深。 满园风滚梅花雪,更有幽禽弄好音。 |
| 笙歌揭虚阁,帷幕匝春池。 且与民同乐,都忘天一涯。 旧游嗟倏忽,故步喜追随。 陌上人如堵,归鞍莫载驰。 |
| 古有行道人。 陌上见三叟。 年各百余岁。 相与锄禾莠。 住车问三叟。 何以得此寿。 上叟前致辞。 室内妪貌丑。 中叟前置辞。 量腹节所受。 下叟前致辞。 夜卧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 所以能长久。 |
| 青青杨柳陌。 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 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 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 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 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 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 时见起行尘。 吾(一作余)亦辞家久(一作者)。 看之泪满巾。 |
| 厌直承明老从臣,不将人事挠天真。 几年欲作山中相,今日得为林下人。 竹里醉吟聊遣兴,水边宴坐足怡神。 回思当日游从地,过眼浑如陌上尘。 |
| 雨霁名园春事芳,阑台小集暮行觞。 愆期肯使花神笑,纵饮谁嗔草圣狂。 入坐微风含楚佩,照人明月堕胡床。 行歌亦有穿云调,隔水遥传《陌上桑》。 |
| 春秋七*,江湖万里。 老子阅人多矣。 两朝名胜一囊诗,道浑似、当时袁李。 红尘陌上,白云堆里。 扰扰浮生行止。 我非燕颔虎头人,但诗圣 |
| 春秋七*,江湖万里。 老子阅人多矣。 两朝名胜一囊诗,道浑似、当时袁李。 红尘陌上,白云堆里。 扰扰浮生行止。 我非燕颔虎头人,但诗圣 |
| 行路一孤坟。 路成坟欲毁。 空疑年代积。 不知陵谷徙。 几逢秋叶黄。 骤见春流弥。 金蚕不可织。 玉树何时蕋。 陌上驱驰人。 笑歌自侈靡。 今日非明日。 所念谁怜此。 |
| 长安二月东风里,千红陌上香尘起。 都人欢呼去踏青,马如游龙车如水。 两两三三争买花,青楼酒旗三百家。 长安酒贵人未醉,岸头芳草日半斜。 谁家女子娇似玉,约莫青春十五六。 郁金罗带苏合香,琵琶自度相思曲。 相思曲,声断续,断续回文不堪读。 回文断续有续时,离肠寸无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