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正宫中坐五穷,若于群在不吾攻。 畏途过后犹寒胆,除目陈前不热中。 |
| 祸福茫茫不可猜,可能凭势即无灾。 相君西闼挥毫日,岂料方还此地来。 |
| 某曾同宦某同年,鹏翼摩云背负天。 已觉卑飞难得路,未容高蹈重归田。 |
| 云集衣冠拜紫宸,榻前除目报来真。 君恩先到宫门柳,占得人间第一春。 |
| 今岁新元最喜晴,宿阴都化作清明。 气从地角天涯转,春向梅边柳上生。 鹓路五更锵剑佩,虎关半夜出弓旌。 群贤傥在新除目,欢喜山中饱菜羹。 |
| 满身秋月满襟风,敢叹栖迟一壑中。 除目解令丹灶坏,诏书能使草堂空。 岂无高士招难出,曾有先贤隐不终。 说与同袍二三子,下山未可太匆匆。 |
| 喜见新除目,焚香洗眼看。 老儒居翰苑,正士作台官。 有道为时用,非才处位难。 寄声崔与李,催促到长安。 |
| 禁林忝士相如草,芸阁曾分太乙光。 毫社重新依老子,天台自古属刘郎。 判无除目污黄纸,空有孤忠满皂囊。 回首觚棱残梦断,下招不必遣巫阳。 |
| 金茎露,金茎露,绝胜九霞觞。 挼碎菊花如玉屑,满盘和月咽风香。 不老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七岁见端平。 记得是秋除目好,近年大路到南京。 楚制起诸生。 |
| 扣门赏竹任推排,兴尽归舟挽不回。 平世山林成偃蹇,新年词句得参陪。 醒心正赖挥毫疾,误笔仍须送喜来。 书省不应烦乳媪,一时除目尽英才。 |
| 阅尽诸公上要津,丹山除目一番新。 六卿尤重大宗伯,九制须还老舍人。 太史将封乃留滞,纪瞻虽召尚逡巡。 应怜公干今衰病,频寄书来寂寞滨。 |
| 吴门自古俊髦多,中外推公政事科。 议礼不妨丰酒课,治繁犹暇讲禅那。 榻前屡记宣除目,川上遥怜逐逝波。 底用镌碑纪廉直,乡评正自不消磨。 |
| 芙蓉岭外矮窗开,夜读灯从祖父来。 四海八荒,山一壑绝尘埃。 生涯晚节香黄菊,世德清阴映绿槐。 仲车教乡里,何时除目下行台。 |
| 膳羞进彻静无哗,宰执斋宫坐赐花。 不比常朝添覆奏,报来除目十余家。 |
| 春入台门,又见染、柳丝新绿。 对此景,一年为寿,一番添福。 莫怪凤池颁诏晚,要教淮水恩波足。 听边民、千岁颂声中,重重祝。 堂萱茂,庭枝馥。 歌倚扇,杯持玉。 共劝君一醉,满斟醽醁。 今夜东风吹酒醒,明朝万里骑黄鹄。 向九霞、光里望宸辉,看除目。 |
| 君恩赐告许归来,雨后中庭有绿苔。 起问日高三丈久,卧闻车过九门开。 泥封连日传新语,腕脱知君有轶才。 〈十八、二十二两日除目猥多。 〉待得晴干追后乘,未应尘土热如灰。 |
| 地去京华远,年逢旱暵馀。 群胥同黠马,比户甚枯鱼。 煦妪心空切,澄清志莫舒。 棼丝殊未治,错节讵能除。 听讼棠阴密,行春柳影疏。 宾筵求婉昼,僧舍问真如。 踰月窥除目,经时绝传车。 素餐徒自饱,投刃岂曾虚。 盈耳嫌敲扑,堆床厌簿书。 故园无数舍,长日欢归欤。 |
| 老子衰颓,晚与亲朋,约法三章。 有谈除目者,勒回车马,谈时事者,麾出门墙。 已挂衣冠,怕言轩冕,犯令先当举罚觞。 书尺里,但平安二字,多少深长。 溪翁苦未相忘。 我今有双鱼烦寄将。 道荒芜羞对,宫中莲烛,昏花难映,阁上藜光。 闻庙瑟音,识关睢乱,诗学专门尽不妨。 百年后,尚庶几申白,不数韦康。 |
| 橙黄橘绿佳期,诘朝又报阳来复。 笼葱瑞气,天教蟠绕,名门乔木。 上界仙人,来游西塾,骖鸾跨鹤。 有如椽彩笔,笺天万字,呈了、琅玕腹。 不愿班行鸣玉。 问君王、再分符竹。 棣华辉映,庭萱春好,举杯相属。 伯氏乘轺,诸公须又,安排除目。 这堆床牙笏,人人道是,太夫人福。 |
| 年年岁岁今朝,左弧悬罢浑无事。 吾衰久矣,我辰安在,老之将至。 懒写京书,怕看除目,败人佳思。 把东篱掩定,北窗开了,悠然酌、颓然睡。 客有过门投贽。 道先生访华胥氏。 谁能辛苦,陪他绮语,记他奇字。 屈指先贤,戴花老监,岂其苗裔。 待异时约取,宽夫彦国,入耆英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