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梧散瑶碧,溪水涵清漪。 凡翼毋饮栖,凤鸟当来仪。 山人以自鸣,俗士安能知。 陵谷可变迁,此志当勿移。 |
| 万骑连山噪虎熊,千艘激浪泣鱼龙。 变迁陵谷有如此,应笑铜驼无定踪。 |
| 瞻彼南山岑,白云何翩翩。 下有幽栖人,啸歌乐徂年。 丛石映清泚,嘉木澹芳妍。 日月无终极,陵谷从变迁。 神襟轶寥廓,兴寄挥五弦。 尘彯一以绝,招隐奚足言。 |
| 李公亭即鲍公亭,何事因仍旧日名。 官守二年如过客,风流千古是虚名。 扪萝缭绕寻新径,隔水微茫认故城。 陵谷变迁君莫问,此中气象转分明。 |
| 油井小聚,洴溪之滨。 夏秋雨集,沟浍皆盈。 众水所汇,实病於行。 谁作斯桥,庞君守真。 宁瘠一已,而利他人。 此心与桥,为世通津。 我观地水,如车转轮。 陵谷变迁,成毁有因。 桥不足恃,所恃者仁。 仁者之心,与石不磷。 矢我铭诗,刻此坚眠。 |
| 隐士洪崖可拍肩,尚留陈迹此山巅。 祗应千古人如在,陵谷高深却变迁。 |
| 武皇骑龙朝帝后,露湿铜仙古苔绣。 景初命名翁与仲,无复衣冠仍汉旧。 桓圭大剑高嵯峨,不动如山严镇守。 岂知屹立司马门,九鼎暗移司马手。 变迁陵谷亦何易,洛阳尘埃一回首,因嗟宠辱非可常,世间何者为长久。 君不见后来荆棘埋铜驼,坐想失身横陇亩。 |
| ...,我老私自怜。 驱驰定何获,少壮空已捐。 掉头不见答,笑指岸下船。 人生何足云,陵谷自变迁。 当年此山下,莫测千仞渊。 渊中械神物,自昔尧禹传。 帆樯避石壁,风雨随香烟。 尔来放冬汴,冷沙涨成田。 褰裳六月渡,中流一带牵。 俯首见砂砾。 群渔捕鲂鳣。 父老但惊叹,此理未易原。 何况七尺躯,不为物所旋。 众形要同尽,独有无生... |
| 人言忠孝不磨灭,神物护持存水浒。 千家陵谷几变迁,此石不移自章武。 本由黄帝古兵法,六十四以八为伍。 髯孙且惧促达走,贼操游魂何敢拒。 刻铭沙石水底碑,教战石存山下鼓。 一片丹心天地间,万世闻风犹御侮。 我来起敬凛如生,再拜一言公必取。 瀼流东截阵图前,寝隳城壁颓民宇。 能安拳石止波流,愿回瀼患思民抚。 常使夔人知感公,踏碛... |
| ...又不见秦时李冰作太守,犀牛厌胜水晶走。 蜀江开凿四万八千载,二后英灵俨如在。 虽然陵谷有变迁,不响东流不曾改。 西岷山,南溷崖,神营化造如划开。 蜀人好怪漫弗省,龙岂能智犀岂能禳菑。 年来江塞崖据险,水束三川激如箭。 阳侯吸哦佛不灵,黑砺磨牙蚖吐焰。 五月尾,六月头,瓜蔓水退,礬山水流。 中间青沫最湍驶。 风雨瞬息能湛舟。 ... |
| ... 世传浣溪女,声迹疑谬悠。 灵均亦已远,英烈今在不。 又怀唐拾遗,泯然哀江头。 陵谷几变迁,屈孟独长留。 於此本何负,而以德为雠,因时慨前哲,坐久风飂飕。 良会惜难再,作诗以相酬。 |
| 还乡老于死,举目少耆宿。 邑屋亦或非,所余但乔木。 曩时列鼎家,今不饱半菽。 盛衰迭变迁,何者非陵谷。 羸然九十翁,世故见已熟。 偶能达一理,万事等破竹。 布缝一称衣,藜煮半釜粥。 余年更何为,枕藉糟与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