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抉开云气从天末,唤得炉峰入坐閒。 似见二林春霭霭,殊闻三叠水潺潺。 |
| 山外如何便识山,白云出岫鸟知还。 更看面目知端的,却在先生几格闲。 |
| 山体如如即我身,眼高才是个中人。 锦囊忽上玉楼去,谁复如化更识真。 |
| 隐隐来岗续,沈沈土脉萦。 一峰庭下立,十里地中行。 石脚犹依佛,山腰恰近城。 摩挱嗟岁月,风雨几题名。 |
| 物之或暌九牛毛,理有适契鹤鸣皋。 对山眩旋目无主,山灵定笑山不遭。 庐阜姿态杳莫状,烟容岚影翻海涛。 德人眼力了天巧,离朱眸睨难形逃。 高堂面势踞缥缈,旷度洒落遗尘劳。 万巧千奇领定体,如闯阛阓挹同袍。 要须般礴烦画史,正自指顾分秋毫。 闻道樽罍富宾从,至今卷轴馀风骚。 我登斯堂唶迟暮,仙翁已蹑海上鳌。 横前三万八千丈,天台... |
| 夫子南游不到吴,殷勤题识寄嗟吁。 干戈扰扰怜诸夏,季子流风过耳无。 |
| 悬壁万仞馀,江流绕其趾。 仰视不见天,森秀拔地起。 中洞既深豁,旁窦皆奇诡。 惜哉题识多,苍玉半镵毁。 安得巨灵凿,永削崖谷耻。 缅怀两伏波,往事可追纪。 铜柱戌浪泊,楼船下湟水。 时异非一朝,地去亦万里。 山头博德庙,今为文渊矣。 谓予诗弗信,君请订诸史。 |
| 闻道宝书天上去,却携香墨袖中归。 安西纸背曾题识,黟饼文房要发挥。 素箧想藏玄玉炯,晴窗应试翠云霏。 先生不作曹瞒吝,分我东斋发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