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宋朝「风俗」的诗词
  • 1
    [宋]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洛阳风俗重繁华,荷担樵夫亦戴花。
    贪看二公同宴会,游人昏黑忘还家。
  • 2
    [宋]

    《惠穆吕公挽词二首》

    全齐开故国,清庙飨元功。
    德业真无忝,勋名但未充。
    边防推信惠,社稷倚勤忠。
    不作司徒贵,何惭郑武公。
    风俗非平昔,贤豪弃此时。
    新阡长宿草,行路拜丰碑。
    惠术遐方记,嘉猷信史知。
    悲凉哭坟客,不为受恩私。
  • 3
    [宋]

    《寄蓴姜法鱼糟蟹》

    鲜鲫经年渍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
    後春蓴茁滑於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凫卵累累何足道,飣餖盘餐亦时欲。
    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为旨蓄。
    鱼鱐蜃醢荐笾豆,山蔌溪毛例蒙录。
    辄送行庖当击鲜,泽居备礼无麋鹿。
  • 4
    [宋]

    《送王龟龄自著作丞外补》

    不奈诸公厌石渠,年年送客意何如。
    直言饱诵刘蕡策,大意争传贾谊书。
    今日朝廷唯主圣,异时风俗要人锄。
    须君早晚归遗补,莫恋王门久曳裾。
  • 5
    [宋]

    《益昌行》

    驱马至益昌,倍惊风俗和。
    耕夫陇上谣,负者途中歌。
    处处川复原,重重山与河。
    人烟遍馀田,时稼无闲坡。
    问业一何修,太守德化加。
    问身一何安,太守恩怀多。
    贤哉我太守,在古无以过。
    爱人甚爱身,治郡如治家。
    云雷既奋腾,草木遂萌芽。
    乃知良二千,德足为国华。
    今时固精求,汉帝非徒嗟。
    四海有青春,众植伫扬葩。
    期当作说霖,...
  • 6
    [宋]

    《白帝庙》

    ...苍山路,来朝白帝祠。
    荒城秋草满,古树野藤垂。
    浩荡荆江远,凄凉蜀客悲。
    迟回问风俗,涕泗悯兴衰。
    故国依然在,遗民岂复知。
    一方称警跸,万乘拥旌旗。
    远略初吞汉,雄心岂在夔。
    崎岖来野庙,闵默愧常时。
    破甑蒸山麦,长歌唱竹枝。
    荆邯真壮士,吴柱本经师。
    失计虽无及,图王固已奇。
    犹余帝王号,皎皎在门楣。
  • 7
    [宋]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 8
    [宋]

    《谒陆宣公祠於喜兴府学门外二首》

    年来风俗软如绵,再拜公祠气凛然。
    莫是平生太忠鲠,只今犹斥学宫前。
  • 9
    [宋]

    《观李伯时题阎立本西域图》

    穷荒未信子年欺,自笑山林老一枝。
    海上尝思龟壳卷,天涯欲化鸟工窥。
    丹青阎令如曾到,风俗张骞旧独知。
    公喜著书尤博雅,山经暇日补残遗。
  • 10
    [宋]

    《题阎立本北斋较书图》

    由余入秦毁诗书,意在兵强黔首愚。
    弊极煨烬几无馀,高齐风俗元自殊。
    岂料乃喜知卷舒,况复是正丛冠裾。
    公言所贬固不虚,我独谓其胜由余。
  • 11
    [宋]

    《次韵杨光父见赠》

    为善惟不足,务德莫如滋。
    古人行此道,名与星斗垂。
    是邦秃鬓翁,实乃古丑夷。
    区区岂云难,长者能折枝。
    上寻声光远,下感风俗衰。
    老夫强解事,曲学安所施。
    不见南海滨,举世谁保持。
    吾方那可用,乡党笑脱颐。
    但皆指乔木,故园今在兹。
    乔木诚茂美,叹息将何为。
  • 12
    [宋]

    《满江红·荆楚岁时》

    荆楚岁时,念自古、登临风俗。
    休更道、桓家车骑,谢家丝竹。
    不觉吹将头上帽,可来共采篱边菊。
    叹如今,重九有何人,相追逐。
    穷处士,枯如木。
    贤太守,温如玉。
    遣厨人馈酒,廪人馈粟。
    欲寄唐虞无限意,离骚都是相思曲。
    奈两三、寒蝶尚于飞,秋光促。
  • 13
    [宋]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

    桐乡曾作令,使者复乘车。
    风俗因子厚,溪山要我居。
    此声闻旧矣,今日见归欤。
    只恐功名事,毋庸遽舍诸。
  • 14
    [宋]

    《贺新凉/贺新郎》

    一骑飞来速。
    报平山、将颁凤检,宠分符竹。
    自是平淮勋名在,姓字屏风纪录。
    正欲革、潢池风俗。
    古括久思贤太守,待东山、一起苍生福。
    唐李段,追芳躅。
    横舟竹下凭青鹿。
    庆生朝、称觞蔼蔼,履珠簪玉。
    争奈回溪民望切,计日带牛佩犊。
    便合早、秣驺脂毂。
    圣眷处公犹未惬,俟朱幡、才下锋车趣。
    符已兆,台星六。
  • 15
    [宋]

    《和陈屯田送县徐殿丞次韵》

    近年双阙暂鸣珂,出宰南城户数多。
    古道存心公道显,恶人钳口善人歌。
    登高赋处英辞在,垂橐归时旧物鈋。
    当比瑞金嚣讼后,要移风俗擬如何。
  • 16
    [宋]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

    俭节清名世绝伦,坐令风俗可还淳。
    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四海仪刑瞻旧德,一◇谈笑作闲人,铃斋幸得亲师席,东向时容问治民。
  • 17
    [宋]

    《水调歌头·天地有英气》

    天地有英气,锺秀在人间。
    流虹甫近华旦,维岳预生贤。
    千载明良会遇,三世勋庸忠烈,谁得似家传。
    高论排风俗,抗志遏狂澜。
    记年时,胡尘外,拥朱幡。
    洪枢紫府功业,指日复青毡。
    拭目泥封飞下,趁取梅花消息,去去簉朝班。
    骨相元不老,何必颂南山。
  • 18
    [宋]

    《次韵朱少章潭雷锋马上口占》

    幽都风俗慕成都,可待遨头指路隅。
    杨柳垂阴连北道,芙蕖舒艳亚西湖。
    客思剧饮逃三伏,人患苛留阻一呼。
    回首未忘忧墨吏,渡江应不怕天吴。
  • 19
    [宋]

    《寄题求志堂》

    古人不轻出,出则尧舜其君民。
    古人不轻隐,隐则坐使风俗淳。
    孰知後世乃不然,唐虞日远如飞烟,异端欲出六籍上,裔夷直居中夏先。
    穷居求志达行道,傥不塞责真负天。
    士固不可苟富贵,顾亦岂可徒贫贱。
    如其一念有媿心,宁不终身戴惭面!
    老夫少年铁铸砚,欲窥圣门终未见。
    祝君勿恃来日长,八九十年如掣电。
  • 20
    [宋]

    《吊张道从》

    风俗久颓坏,人物无轩昂。
    夫君抱贞质,卓卓诚所长。
    千牛解寸刃。
    万象穷智囊。
    兽群走麒麟,鸟族鸣风凰。
    炎政忽中微,权奸肆猖狂。
    强敌乘衅起,垂涎睨蜀疆。
    君持山南节,武略见锋鋩。
    坐令两蜀口,飞鸟莫敢翔。
    坤维倚长城,老稚日以康。
    谁谓波涛际,中流失舟航。
    悲风扬丹旐,观者泪浪浪。
    丈夫事则已,可为邦家伤。
    缅知忠烈在...
相关字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