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彼战国秋,风俗日以漓。 卓哉史氏女,粲粲兰蕙姿。 宋贞奉慈母,克尽乌鸟私。 业贫不辞苦,击漂临清漪。 适尔遇丈夫,失路良可悲。 恻然为发筥,振彼穷途饥。 振穷乃所愿,越礼非所宜。 灭口葬鱼腹,此心天地知。 丈夫既得志,雪耻鞭平尸。 念此一日恩,伏节远来兹。 百金报无地,立马空嗟咨。 挽仰易陈迹,屈指万古期。 谁招地下魂,... |
...廷非不用,功业竟何成。 岂其有所怀,闭口且吞声。 岂其有所畏,捩手恐覆羹。 吾伤风俗衰,视此天下衡。 莫计事可否,但随意重轻。 虽复建良法,因兹无由行。 念予卧龙低,二年饱躬耕。 世故已熟观。 见君勿屏营。 要陈治安策,剀切如贾生。 愿无似扬雄,词赋称西京。 |
...嘉耦,义之正恐为前身。 自从平步官职场,事业磊落难具陈。 东阳古郡号富壤,寇火之后风俗贫。 征财榷利日扰扰,藉公得与人为春。 坐令七邑再生育,此德重大无比伦。 吾闻造物甚昭爽,报以公寿当如椿。 我公骨相已奇艾,道气日日生精神。 他时雍容入廊庙,端以黄发为甫申。 题舆虽此暂留滞,随分亦可酬佳辰 |
火神侵官弄胸臆,青帝欲满勾芒慵。 骄阳暴苗不得秀,风俗相顾无颜容。 我公裨补造化手,乞许暂息平奸骢。 西湖景好天子惜,讼简朝夕临青铜。 忽窥庭民有旱色,辍寝废饭忘巾筇。 访求雩法得古本,若可舒卷阴阳功。 除坛规土锸未动,精意已与神耳通。 雷官风师不敢息,先时奔走鞭群龙。 稚苗滂霈饱哺乳,一夕换得千里丰。 老幼欢呼相公雨,喜气... |
...,益觉游子稀。 况我中兴君,高拱绝宴嬉。 羁人老淮楚,古寺临长溪。 节物亦撩人,风俗自随时。 信来两舴艋,规模具体微。 邑人我丰年,聚观眼不移。 捐金赏先至,顿足助绝驰。 在昔攻战具,今但娱群儿。 |
... 丰仪麟阁贵,威重犬戎惊。 圣主尤遐远,朝端择老成。 迩臣宣惠化,七岭动欢情。 风俗移刀剑,田闾遂凿耕。 试茶龙井碧,开砚凤潭清。 秋日江沙渺,晴天鼓角鸣。 稻香随使驿,桂影伴仙程。 美玉非藏韫,黄金笑满籯。 宽和无白发,卑逊有高名。 登用唐三世,枢机汉九卿。 鼎司虚正席,丹会待忠诚。 |
风俗忧思深,在昔言汾绛。 之人隐其间,白首甘陋巷。 毕力事诗书,岂特专记诵。 编年作通记,起周迄炎宋。 甲子二十五,迴环补遗空。 予闻春秋法,尊王正一统。 维持生民纲,树立大邦栋。 上贤若游夏,鸟兽于麟凤。 三传自名家,讲解或失中。 区区休预徒,左驰困羁控。 排闢侵异端,寖久成蠹虫。 仲淹著元经,刘蕡比奴从。 去圣日弥远,... |
六飞驻吴中,地实三辅比。 择守固甚艰,况于部刺史。 惟公治衢州,他郡盖无是。 岂惟教条清,坐见风俗美。 邦畿四方本,王化所自始。 俾公按连城,此责亦重矣。 绣衣非古官,汉乃有直指。 于今盗贼清,所系狱事尔。 谳议苟以平,遗公孙若子。 |
...散冗。 赋田无利从来远,索息严於公上奉。 富者不耕耕者饥,役民权枋雄豪总。 钱塘风俗本夸奢,上商射利尤加勇。 丁男特壮走长街,仆奴意气金衔駷。 方春游女湖上行,举首惟愁钗插重 |
...如有在,幽愤满松烟。 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 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 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 至今壝坛下,如有箫韶声。 巢许在嵩颍,陶唐不得臣。 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亲。 绵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 朝游公卿府,夕是山林人。 蒲帛扬侧陋,薜萝为缙绅。 九重念入梦,三事... |
...望郡,一镇天雄一镇郓。 政声洋溢彻宸聪,丹诏紫泥催入觐。 庙堂端委秉钧衡,致君尧舜风俗醇。 至今景佑皇佑治,振荡人耳如雷霆。 巍巍勋绩谁能继,三叹真贤生不世。 岂知今日元枢公,矫翼天衢更凌厉。 礼闱得隽冠群英,旋登言路撄龙鳞。 运筹帷幄参有密,翻私雨露泽全闽。 生平出处总相契,左揆尚虚天有意。 宣麻指日下彤廷,整顿乾坤迈前美... |
...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攘袄凶。 传闻共国居大岛,土壤活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卯老。 百工五种与之俱,至今器用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 徐福行时书示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嗟予乘服欲往学,沧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叹坐流涕,鏽涩短刀何足云... |
...,蹇步穷跻攀。 是时秋已高,爽气薄千山。 三峰敛神秀,突兀超尘寰。 世变逮狂秦,风俗如髦蛮。 舌在不敢语,冥默疑心讪。 咸阳贵公卿,高门拥旗旛。 牵犬上蔡门,回首涕空潸。 积骸草木腥,流血川原殷。 所以三君子,决去彼榛菅。 不以寸草荣,易我白日閒。 徘徊兹山巅,放荡紫翠间。 数穷会有归,山空水潺潺。 高风起遐想,往躅芬芝兰... |
古乐治情性,故使风俗完。 郑卫入人耳,雅正声日殚。 教化走薄恶,靡靡如转丸。 全音不可见,来往寂寞间。 我疑至和意,独落诗人肝。 或以鸣道德,或以伤忧患。 存者三百篇,兴寄青与丹。 至今如清风,留在乔木端。 敦厚久衰落,坐见王泽乾。 后世其得者,或谒道之门。 失者抱大羹,竞下咸与酸。 最晚李杜出,遂将风雅坛。 内以康心脾,... |
枯桑舒牙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 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 倾囷计口卖余粟,买箔还家待种生。 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鉏鎛资男耕。 空巷无人斗容冶,六亲相见争邀迎。 酒肴劝属坊市满,鼓笛繁乱倡优狞。 蚕丛在时已如此,古人虽没谁敢更。 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 |
...加锦缘,银勒以金涂。 兵吏拥後队,剑挝盛前驱。 君又不若此,革辔陪泥乌。 欵行问风俗,低意骑更驽。 下情靡不达,略细举其麤。 曾肯为众异,亦罔为世趋。 学诗闻已熟,爱棠理岂 |
...有日,居处可望奄冗宽。 方知广厦庇寒士,子美之论非高谈。 古人骨朽高义尽,习为鄙吝风俗悭。 皆使如公眼青白,古人风义当复还。 吾闻渊明谢主人,冥报止谓因盘餐。 公今饭我德何啻。 渊明诗来犹可攀。 |
君子亦有慕,不慕要路津。 君子亦有耻,不耻贱与贫。 风俗未唐虞,诗书非一秦。 展转不能瞑,卧听鸡唱晨。 |
新诗明胜锦,健笔快于锥。 工部深陶冶,昌黎杂怪奇。 殷勤能寄远,风俗赖扶衰。 屡作挑灯读,何胜对雨思。 |
论书自晋始,盖因其风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羽尚之笃而溺之于专。 维唐设科,身判书言。 作成自初,欧褚争先,薛靓张颠,颜真迎便。 中世而后,虽经生楷隶,犹得以扬镳而鸣鞭。 五季日卑,吾宋兴焉。 士以德进,舍艺之偏。 既窒其进取之涂,故世之以书名家者,皆不杂以人而纯乎天。 更八叶之豫丰,乃设学而详延。 有芾者出,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