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人谁识老声丞,满口常谈杜少陵。 俗辈众多吾辈少,素交零落利交兴。 权门炙手炎如火,诗社投身冷似冰。 堪笑皇天无老眼,相知赖有竹林僧。 |
| 风节言言迈往,清诗字字高寒。 奇古珊瑚碧树,英明玉戚朱干。 |
| 伯夷能使鄙夫宽,此老传家不在官。 魂梦犹能教儿息,九原风节更高寒。 |
| 士有败风节,惭魂埋九京。 幽闺持大谊,千载著嘉名。 父不重然诺,女能轻死生。 寒潭堕秋月,心迹两清明。 |
| 尚书风节映鄞川,人物萧然又几年。 世路逶迤虽已极,轩前龙虎尚依然。 |
| 世笃青箱学,骅骝更著鞭。 半山分近派,岩壑诵新篇。 竹马迎双舄,棠阴忆二天。 黄扉伸谠论,风节尚翘然。 |
| 廊庙推良弼,屏藩纪吏师。 三孤崇恤典,公座有佳儿。 风节萧长倩,诗篇杜拾遗。 倏骑箕尾去,名共列星垂。 |
| 文章日益近衰陋,风节久己嗟陵夷。 元佑大苏逝不返,庆历小范今谁知! 闭门学古人共笑,低头就俗我却疑。 脱衣幸可买渔艇,烂醉浩歌随所之。 |
| 冲雪上层阁,真成清且高。 主人风节峻,坐客笑谈豪。 泛剡访安道,赋梅思水曹。 好因窗映夜,痛饮读离骚。 |
| 直上青云不作难,壮年何事挂衣冠。 功名已矣乘时望,风节翘然见岁寒。 鸿去冥冥矰不到,蝶飞栩栩梦惊残。 伤心耆老今无有,留得遗编向后看。 |
| 玉湖面面碧回环,六月寒飚撼屋山。 跨鹤不随刀梦去,卧龙甘与壁梭閒。 渔樵是处便争席,利欲年来早闭关。 拂拭石君勤把酒,照人风节两孱颜。 |
| 读公淳宝疏,风节一何奇。 凛凛戮丁刃,堂堂伐郑师。 良医渠不使,倾厦故难支。 不见陈攻蔡,当年亦右司。 |
| 英衮多年去竹轩,更思风节记山樊。 抗言后坐遗忠美,通使河源旧策存。 诗石欲留千古永,棠阴还对一楼繁。 使君才望须相继,莫厌林间驻画轓。 |
| 百年风节仰英游,喜见新诗为点头。 微底大贤虽可恨,不妨千载略同流。 |
| 忍贫长傲世,风节似君稀。 死后女方嫁,峡中儿未归。 门人集诗藁,故卒服麻衣。 涧上梅花发,吟魂何处飞。 |
| 乃翁风节老弥坚,嗣子清修学有传。 为爱诗书贤事业,肯羞葛练拙包缠。 经年上国劳归梦,一棹寒流放去船。 饱读陈编勤笔砚,书来寄我好文编。 |
| 东城萧寺荒烟内,底事旌旗与客来。 六代豪华归茂草,少年风节有高台。 门前好鸟鸣佳木,径里闲僧扫绿苔。 强为登临一怀古,懦夫芜句雨非才。 |
| 从昔传家学,当今良史才。 声名冠西蜀,风节象东台。 朝迹何收速,归心挽不回。 一麾从此去,万里可能来。 |
| 先生风节昔人似,白发箪瓢犹嗜书。 家有校书诗百首,可能乞我助三余。 |
| 泉下颜光禄,二纪瞻马首。 停骖肃松槚,风节应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