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里香山寺,三年到几回。 不嫌送客远,端是爱山来。 老木生僧住,閒云为我开。 归鞍意未足,城鼓莫相催。 |
| 君到香山寺,探幽莫损神。 且寻风雅主,细看乐天真。 |
| 佛废何关儒者事,要知开创亦辛勤。 居人公拆纯椤柱,巨室深藏旧记文。 钟已毁楼移出寺,石犹镌字徒为坟。 吾诗句句通阴骘,安得檀那子细闻。 |
| 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
| 十里城南古道场,一泓寒水翠微傍。 幽人衲子时来汲,疑是山中草木香。 |
|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 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 峰峦低枕席,世界接人天。 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 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
| 彩阁萦林转,苍崖隔水开。 龛明千像日,波起一滩雷。 绿浅春前草,香余腊后梅。 背人惊鹭去,将雨好风来。 风气随衣袂,岚光入酒杯。 清游知不屡,欲下更徘徊。 |
| 众香天上梵仙宫,钟磬寥寥半碧空。 清景乍开松岭月,乱流长响石楼风。 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茂树中。 欲尽出寻那可得,三千世界本无穷。 |
| 家近心还速,川长马易疲。 望山孤寺出,渡水夕阳迟。 来向来间宿,归须月上时。 只应庭际鹊,已报汝先知。 |
| 众香天上梵王宫,钟磬寥寥半碧空。 清景乍开松岭月,乱流长响石楼风。 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晓树中。 欲尽出寻那可得,三千世界本无穷。 |
| 有客乘新霁,云林共扣扃。 轻舟过下渡,远水涨前汀。 原隰含幽蔼,岑岚入杳冥。 谁知得深趣,履齿石苔青。 |
| 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峨峨连翠云。 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 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眊分。 愿以醍醐参圣酒,还将祇苑当秋汾。 |
| 当年真应老,坐断此名邱。 交障锁山定,曲溪依路流。 耸肩擎佛迹,分脚踏龙头。 形胜不可尽,平生偿一游。 |
| 炎光昼方炽,暑气宵弥毒。 摇扇风甚微,褰裳汗霢霂。 起向月下行,来就潭中浴。 平石为浴床,洼石为浴斛。 绡巾薄露顶,草屦轻乘足。 清凉咏而归,归上石楼宿。 |
| 手札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 君匡圣主方行道,我事空王正坐禅。 支许徒思游白月,夔龙未放下青天。 应须且为苍生住,犹去悬车十四年。 |
| 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 反照转楼台,辉辉似图画。 冰浮水明灭,雪压松偃亚。 石阁僧上来,云汀雁飞下。 西京闹于市,东洛闲如社。 曾忆旧游无,香山明月夜。 |
| 二月已强半,寻春登石楼。 山光侵雨变,草色到云休。 归鸟沈岩际,行人过树头。 剥苔看石碣,因火认渔舟。 渐夜滩声恶,凭虚屋势浮。 乘閒聊自适,觞咏属吾流。 |
| 经年不到龙门寺,今夜何人知我情? 还向畅师房里宿,新秋月色旧滩声。 饮徒歌伴今何在,雨散云飞尽不回。 从此香山风月夜,祗应长是一身来。 石盆泉畔石楼头,十二年来昼夜游。 更过今年年七十,假如无病亦宜休。 |
| 我年日已老,我身日已闲。 闲出都门望,但见水与山。 关塞碧岩岩,伊流清潺潺。 中有古精舍,轩户无扃关。 岸草歇可藉,径萝行可攀。 朝随浮云出,夕与飞鸟还。 吾道本迂拙,世途多险艰。 尝闻嵇吕辈,尤悔生疏顽。 巢悟入箕颍,皓知返商巅。 岂唯乐肥遁,聊复祛忧患。 吾亦从此去,终老伊嵩间。 |
| 二年官番禺,簿领未尝隙。 一月客晋康,偷闲得两日。 太守宣公孙,雅有好客癖。 相邀乘午阴,共往叩禅寂。 前驱破暝烟,磴道十余折。 草蒙百年街,屋倚千仞壁。 扳扪到上头,两眼眇万物。 宾主小夷犹,杯盘大狼藉。 毋多酌我醇,我渴咽泉沥。 毋多食我肥,我饥啗芝茁。 迩来伤南烹,颇复费北药。 坐客笑欲颠,诗人命能薄。 劝酬互喧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