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汩汩在尘埃,羁怀不暂开。 病将颜玉去,愁送鬓丝来。 招隐惭高蹈,扶颠乏大才。 行藏成两失,回首有余哀。 | 
| 天一即生水,语性何洁清。 未尝使人贪,酌之失廉称。 夷齐素高蹈,想非常饮冰。 仁鄙成自取,处默先内明。 | 
| 鲁人之皋。 数年不觉。 使我高蹈。 唯其儒书。 以为二国忧。 | 
| 闲观《逸民传》,独爱鹿门老。 上冢亦携家,城市未尝到。 床下拜卧龙,畎亩终身好。 遗安一时言,千古仰高蹈。 ¤ | 
| 只因生在胡元世,岂将褴褛换罗衣。 壮图落落还中止,高蹈悠悠且遁肥。 松竹森然真有味,衣冠整伤不须题。 优游但效商山客,云谷丛生薤露稀。 | 
| 高蹈槐梢与柳阴,争鸣直到日西沉。 初无识见偏容喙,不读诗书却好吟。 风露细餐虽足饱,山林为计更宜深。 所谈幸尔非人事,逆耳从来欠赏音。 | 
| 某曾同宦某同年,鹏翼摩云背负天。 已觉卑飞难得路,未容高蹈重归田。 | 
| 高蹈遗尘蜕,含华傲素园。 璜溪频下钓,惠帐不惊猿。 养浩时清啸,忘机只寓言。 几回生蝶翅,明月在西轩。 | 
| 悬车高蹈姓名香,化得东阳似洛阳。 节亚芗林仍峻洁,貌如笠泽更精强。 丰标留作耆英样,寿命应同国祚长。 岁岁梅花开腊五,来陪青鹿奉霞觞。 | 
| 延步石城坞,迢迢去兴长。 野田耕晚雪,寒树倚斜阳。 载酒追狂客,论才得漫郎。 无因遂高蹈,时复借山房。 | 
| 孝宗纯孝,前圣更何加。 高蹈处重华。 丹成仙去龙輴远,越岸暮山遐。 波臣先为卷寒沙。 来往护灵槎。 九虞礼举神祇乐,万世佑皇家。 | 
| 自从笔削三千首,复见风骚二百年。 佳句独为时辈许,幽光长伴客星悬。 耳孙文采方高蹈,鼻祖声名更盛传。 曾到先生栖隐处,桐君山下好林泉。 | 
| 幅巾高蹈挹洪崖,闲洒银钩著玉杯。 文律不论先汉后,诗源远自国风来。 却愁小子方攻冉,未必吾师肯铸回。 极欲去修床下拜,扁舟归梦绕南台。 | 
| 攸绪亲外戚,袁闳世三公。 家门正豪盛,薄视如苓通。 钧天茅椒内,阆苑土室中。 至今高蹈处,穆穆生清风。 ¤ | 
| 岁晚仍湖路,客中还病身。 似闻今大熟,那故独长贫。 方朔一囊栗,季鹰千里莼。 扁舟固高蹈,金马亦沉沦。 | 
| 射洪高蹈翁,哀歌泪盈盈。 幽居观元化,悼此岁月更。 感遇三十篇,读之慨余情。 白露号玄蟑,春日鸣仓庚。 | 
| 忆年二三十,笑人不能勤。 诵书欻万言,落笔飞烟云。 有朋自远来,讲论穷朝曛。 一艺耻不知,高蹈躐前闻。 宁知有衰老,耳聋目如熏。 身世且未保,况敢言功勋。 ¤ | 
| 白日不我待,志士心悲伤。 功业一无就,双鬓镜中苍。 古人有遗训,日进期无疆。 读尽天下书,拄腹复撑肠。 谈笑折强虏,风尘靖四方。 收复旧版宇,万国来梯航。 爵禄安可羁,高蹈从子房。 兹事属吾辈,终夜不能忘。 | 
| 高蹈烟霞远世尘,翠微深处一纷巾。 若非严濑垂竿客,即是桃源避世人。 | 
|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 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 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 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 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 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