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廷新革晋春秋,王气宁知在荻洲。 泉下髯参心独快,不教司马恨枋头。 |
| 鹰已离韛马释骖,弇州西畔大槐南。 酢梅难比奉宸杏,病橘本非供御柑。 怕向道旁逢醉尉,底须帐里著髯参。 细听檐溜谐宫徵,床下安知斗蚁酣。 |
| 十万流离仰二天,淮民只说使君贤。 向来积貯知无有,此去规模要有传。 幼学可能傅榷酤,远猷无惜助筹边。 公馀更向髯参问,今赋梅花第几篇。 |
| 缚此窄窄昼常关,剥啄髯参兴尽还。 不听高谭如屑玉,强酬好句似登山。 论交此地逢三益,识面它时孰两难。 更忆金兰家世旧,公馀能复共开颜。 |
| 髯参草卧残阳浦,拔毛竟作文中虎。 金华化石久已陈,玉置摛辞疾於羽。 醉猩耆酒少乃劲,狡兔饱霜工媚妩。 磔残鼠须肯收录,剥落鸡毛谁比数。 文章诸公多好奇,往往得名专翰府。 乃知草圣不世出,罕识公孙大娘舞。 君不见华元分羹奇祸作,糜身鼎烹竟无补。 又不见晋宫洒盐儿女曹,愤郁令人噤难吐。 物生正系遭不遭,敢向词林叹辛苦。 椽书大砚... |
| 苕溪往来非不款,何山道场况非远。 如何著脚竟无缘,孤我平生看山眼。 刘郎生长在溪山,吸光饮绿岁月闲。 不惟人作晋宋样,更觉诗参简远间。 向来稍得相酬唱,别后阙然难屡枉。 况今结束事西浮,那可无诗道遐想。 远斋视我犹其子,伯仲视我乃其季。 傥能俱寄绝妙辞,更约髯参并表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