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绍之墨玄又玄,问谁得法托之仙。 凌烟胶漆有三昧,鲁直之什曹洞禅。 我欲大振狮子吼,直恐惊翻龙象筵。 纷纷是事但且置,一言为语千金廉。 唐人五字魂绕天,箕敛四大归新篇。 空余句法落寰海,豆萁不觉相熬煎。 中原可复墨可黔,鬓丝白发知何年。 |
天台邑债今还了,未上清班意若何。 行李比如初到少,鬓丝赢得近来多。 民输界首攀连送,君向城隅枉骑过。 恨满东风直能到,柳边莺语即骊歌。 |
川原澄映,烟月冥蒙,去舟如叶。 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 别有孤角吟秋,对晓风鸣轧。 红日三竿,醉头扶起还怯。 离思相萦,渐看看、鬓丝堪镊。 舞衫歌扇,何人轻怜细阅。 点检从前恩爱,但凤笺盈箧。 愁剪灯花,夜来和泪双叠。 |
在野宜赓击壤歌,隐忧不禁亩忠何。 殷生宰相安知否,逸少群贤感慨多。 老觉鬓丝难掩覆,穷惟心铁未消磨。 早知掷却毛锥子,有警犹为国荷戈。 |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
君正青春我鬓丝,春闱旧梦是耶非。 九方皋马分明瘦,百里奚牛自在肥。 欲去寻盟谈缱绻,又愁钩党起几微。 乘车载笠俱随分,怀美人兮心奋飞。 |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
刺刺重刺刺,唧唧复唧唧。 只解促鬓丝,岂能催妇纤。 纤亦何用催,有丝愿成匹。 今夏蚕薄收,巧手闲刀尺。 昨下急急符,三日立税籍。 箧中无余丝,红女泪双滴。 汝更催不休,使我不得息。 汝因贪与嗔,形化生股翼。 不特登我门,又入床下壁。 号我夜不眠,墐户无计塞。 何时清霜来,堀堁同一寂。 |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 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 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 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 旧隐新招。 知住第几层云。 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 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
淮阳老人读《周易》,风吹鬓丝人不识。 兴阑移席傍寒梅,双眼如猫对花碧。 天风毛骨江海仙,偶来花下同清缘。 凌云文采凤凰见,照室丹光龙虎全。 清琴调古无人续,且可开樽扫茅屋。 胎禽起舞和云谣,山月光于画楼烛。 |
阖郡无男子,夫人可奈何。 平生羞蔡琰,一死伴湘娥。 门盍来旌表,邻应辍杵歌。 潘郎家国恨,怪得鬓丝多。 |
江天淡碧云如扫。 苹花零落莼丝老。 细细晚波平。 月从波面生。 渔家真个好。 悔不归来早。 经岁洛阳城。 鬓丝添几茎。 |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 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 鬓丝几缕茶烟里。 |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 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 鬓丝几缕茶烟里。 |
翠蛾懒画妆痕浅。 香肌得酒花柔软。 粉汗湿吴绫。 玉钗敲枕棱。 鬓丝云御腻。 罗带还重系。 含笑出房栊。 羞随脸上红。 |
绿阴庭院记年时。 家人捧寿卮。 乐声催拍送腰支。 香风匝地衣。 清梦断,彩云飞。 刘郎今鬓丝。 强将杯酒破愁眉。 如今触事非。 |
少小追随子佩表,如今相视鬓丝横。 式相好矣天伦重,归去来兮世念轻。 目送飞鸿云缥缈,身怜病鹤影伶仃。 圣恩若许还农亩,依旧山窗共短檠。 |
近来韩阁老,疏我我心知。 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 静吟乖月夜,闲醉旷花时。 还有愁同处,春风满鬓丝。 |
霜前江水磨碧铜,岸背菱叶翘赤虫。 吴郎鬓丝生几缕,不羞月上扶桑东。 羞见清波照人影,去时黑发吹春风。 五年归来妇应喜,从此不问西飞鸿。 |
呵壁深悲问不应,鬘天一望碧无情。 鬓丝眉萼各飘零。 心篆已灰犹有字,清欢化泪渐成冰。 难将沈醉换长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