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 
| 亦笑诗书记姓名,到头为崇若为情。 汉家礼乐今尘土,不欠当时鲁两生。 | 
| 鸡唱鸦啼搅晓眠,起煨田舍火炉边。 天寒雪闭袁安户,岁恶江通鲁望田。 已返山林全晚节,勿烦郡国礼高年。 老臣久不陪朝谒,犹记称觞玉座前。 | 
| 从来粪土轻胡赵,晚视渠侬直唯阿。 时与客联烘虱句,断无人听饭牛歌。 挂冠耄及收身晚,赐扇恩深取数多。 周易鲁论俱束合,免教后世罪王何。 | 
| 钧天残梦忽惊回,金钥遥知已掣开。 不复五更三点入,刚云七日一阳来。 即今空恋唐宫阙,畴昔曾登鲁观台。 犹记小窗添线晷,强揩老眼乱书堆。 | 
| 诸公凋谢尽,此老鲁灵光。 笔砚生涯旧,诗书福泽长。 春园名独乐,秋圃赋寒香。 谁续斯文脉,元方与季方。 | 
|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击鲁勾践,争博勿相欺。 | 
| 授钺几专征,分藩复此行。 身为汉飞将,家若鲁诸生。 秘略三边服,妖氛一剑横。 已多门下客,持笔待功成。 | 
| 娲皇识五石,炼之能补天。 补天有何迹,五石世不传。 五石岂不传,人心禀灵坚。 一日彝伦叙,千年造化全。 此石经几炼,天亦经几补。 火候吾有之,吾师鲁男子。 | 
| 妖蟆蚀明月,玉川欲刳之。 惜无登天梯,涕泗空涟洏。 哀哀卞和玉,恻恻鲁女葵。 桓侯讳其疾,扁鹊乃见疑。 长啸郭林宗,高风邈难追。 ¤ | 
| 放勋访吾叔,鲁叟问弘聃。 所以此童子,诸方亦遍参。 | 
| 满壳濡潮汐,因沙产海漘。 文身吴太伯,缄口鲁铜人。 雀化宜分隽,蛙烹肯拟伦。 试呈饕赋手,半熟酒含津。 | 
| 爱君难得似当时,曲尽人情莫若诗。 无雅岂明王教化,有风方识国兴衰。 知音未若吴公子,润色曾经鲁仲尼。 三百五篇天下事,后人谁敢更讥非。 | 
| 穷达难豫图。 祸福信亦然。 虞舜不逢尧。 耕耘处中田。 太公未遭文。 渔钓终渭川。 不见鲁孔丘。 穷困陈蔡间。 周公下白屋。 天下称其贤。 | 
| 送君鲁郊外,下车上高丘。 萧条千里暮,日落黄云秋。 举酒有馀恨,论边无远谋。 河源望不见,旌旆去悠悠。 | 
| 大将军无旧客,四公子成古坟。 寄语鲁仲连辈,买丝绣平原君。 | 
| 天推鲁仲尼,周游布典坟。 游遍七十国,不令遇一君。 一国如一遇,单车不转轮。 良由至化力,为国不为身。 礼乐行未足,邅回厄于陈。 礼乐今有馀,衮旒当圣人。 伤哉绝粮议,千载误云云。 | 
| 六六成鳞吹,呦呦赋鹿鸣。 三仙随劝驾,千佛要题名。 俎豆初筵秩,衣冠习俗荣。 便须烦举送,我亦鲁诸生。 | 
| 一见知心事,旋观慰月评。 慈祥汉循吏,儒雅鲁诸生。 莫作周南叹,终期冀北程。 新诗连夜读,梅影伴孤清。 | 
|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 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 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 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 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 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