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名今子骏,所至见公诗。 数步元非过,相看岂可迟。 吟鞍霜跌后,谈麈日閒时。 此客差同味,萧斋许一窥。 |
| 六年相见倍相亲,欲话离忧恐怆神。 莫惜维舟连夜语,三巴雅旧更无人。 |
| 白首方登用,忠规溢皂囊。 仲山违衮职,汲黯卧淮阳。 墓剑知谁挂,人琴竟两亡。 犹思挺直操,松柏凛秋霜。 |
| 西蜀文章老,中朝侍从臣。 谏垣风烈在,书殿宠光新。 宣室虚前席,清漳叹病身。 致君才未展,青史迹空陈。 |
| 时事牵连卒未休,三边烽火又惊秋。 养鹰未得鹰扬力,豢虎终怀虎视忧。 面势只缘前局误,肘方合向古人求。 玉关不是无兵守,上策人心要急收。 |
| 载锡珪符起伏龙,遄提小队出南中。 军容倒海鲸波息,旗采吹云蚓瘴空。 但倚硕才为保障,仍开诚意接兵戎。 渡沪已觉秋风晚,争看筹边第一功。 |
| 文字微妙诀,到底元平夷。 词人不能工,变怪生崛奇。 汶上大夫者,得法灵均师。 修辞滋其平,不以怒出之。 白云自多态,流水长清漪。 作者云已往,知者其为谁。 九诵的子孙,八鸾行康逵。 天将龢其声,复见风骚遗。 |
| 忆昨行台再见时,恍兮涪水送将归。 丰神比旧微加瘦,道力于今转觉肥。 赖有一灯标日指,曾无寸草报春晖。 孔门独门成何事,只舞风雩咏浴沂。 |
| 不御铅华着素衣,玉奴风调似清姿。 何郎不作凌风句,幻出江南烟雨时。 |
| 黄帘绿幕护轻寒,犹忆当年叩画栏。 红烛泪残人语寂,玉人曾陋绮窗看。 |
| 树德必欲滋,去疾必欲除。 世人亡分明,蒿兰同一锄。 凤兮德之美,谁不相称誉。 翻韛下霜云,义盖非鹘如。 煌煌绣衣彩,炯炯清冰壶。 衣以将直指,冰以将直指,冰以励廉隅。 持此逾二年,相视如一初。 去去登乌府,昏鸦绕林呼。 |
| 百首新诗句句妍,追还江左一千年。 春归池草难专美,冷入江枫称所传。 一字人知吟不到,八分我喜录成编。 西为所得真多矣,满箧今藏锦绣篇。 |
| 天高山近海,春尽草生池。 禾黍多新恨,川原自昔时。 花存故苑丽,樵出旧城堕。 莫望瓜洲渡,曾经驻佛狸。 |
| 壶头山下俗,巴妇曲中听。 汲井熬盐白,烧田种谷青。 岩风来虎啸,江雨过龙腥。 事简能谈者,杨雄所草经。 |
| 会稽俯伏遗行人,吴国池台日日新。 幕下盟归金甲散,宫中舞罢翠眉颦。 悠悠今古三江水,寂寂英雄一窖斋。 笑间鸱夷身退后,渔商何苦动齐民。 |
| 人间岩石乱纷纷,严子台名最喜闻。 何术缩渠千里脉,有人分得两峰云。 天边路远星还动,江上潮回日又曛。 解道泥途等轩冕,东西更有范希文。 |
| 山光娱客古城东,云散春阴望处空。 畏影戏鱼依藻绿,避人飞鸟动岩红。 林间野坐分溪石,岸曲晴行喜水风。 旧事共高文字饮,新游尽寄语言中。 |
| 茧纸铺庭几误书,杨花糁迳未春余。 积随平野分高下,舞信微风作密疏。 解使游人似姑射,仍令飞鸟变舂鉏。 共惊天巧无能学,造物无心本亦如。 |
| 籋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 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 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
| 湖光漠漠水禽飞,提柳斜斜带夕晖。 二月江南好天气,初阳台上惬春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