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庐多美荫,最茂楸与梧。 百鸟集其间,下上更鸣呼。 秋风忽动地,摇落日日疏。 何如涧底松,终岁无荣枯? |
| 传灯录第一卷,我佛世尊如来。 自谓寂灭乐已,谁不鸣呼哀哉。 |
| 幼时桑梓敬,耆旧惜凋残。 萧诚师吾剑,庞言遗以安。 天乎非不寿,命也亦何叹。 谁笔延陵墓,鸣呼永不刊。 |
| 铁精苍玉龙,景潜万丈虹。 孤电走白日,老冰立秋空。 提出天地愁,八极来清风。 未逢龙准帝,古匣尘土蒙。 大蛇当道兮若断秋蓬。 鸣呼宝剑兮亦将遇乎英雄。 |
| 屠希一笔价必千,绍兴初载海内传,高皇爱赏登玉几,求书蚤暮常差肩。 一朝希死子孙弱,岁久仅可售百钱。 宣城晋陵竞声价,外虽甚饰中枵然。 鸣呼世事每如此,使我太息中夕起! |
| 权利为祸根,苟合非纯士。 嗟哉凭轼生,行见烹齐市。 晴鸠不逐妇,猛虎不食子。 魏国将乐羊,齐人疑吴起,凶险甚鸟兽,妻子自烹死。 鸣呼天壤间,亲无骨肉比。 残毒就功名,于君安可恃。 中山昔置相,尝取放麑翁。 异类犹有恩,事君必致忠。 |
| 山近绿映日,山远青带烟。 平生有山癖,梦亦山水边。 山好水益媚,山老水连天。 我家非洛中,亦非独乐园。 只在山屋上,下亦有流泉。 俯仰颇乐之,妙处无昔贤。 今日来别墅,水满山四环。 鸣呼何处无山水,有酒且饮明月在前山。 |
| 宽恩四赋仙祠禄,每忍惭颜救枵腹。 五秉初辞官粟红,一瓢自酌岩泉绿。 天公乘除不负汝,宿疾微平岁中熟。 鸣呼! 字字细读逍遥篇,此去八十有几年? |
| 晚入南宫典牋奏,滥陪太史牛马走。 忽然名在白简中,一棹还家倾腊酒。 十年光阴如电雹,绿蓑黄犊从邻叟。 鸣呼! 古来肮脏例倚门,况我本自安丘园! |
| 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 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待鸡号旦。 人怀一饼草间伏,往往经旬不炊爨。 鸣呼! 乱定百口俱得全,孰为此者宁非天! |
| 跳硠鼓怒任争雄,何事鸣呼聒睡翁。 不用洒灰烦鲁老,正须两股付吴侬。 |
| 高宗下诏传神器,嗣皇御殿犹挥涕。 当时获缀鵷鹭行,百寮拜舞皆歔欷。 小臣疏贱亦何取,即日趋召登丹陛。 鸣呼! 桥山岁晚松柏寒,杀身从死岂所难! |
| 中岁远游踰剑阁,青衫误入征西幙。 南沮水边秋射虎,大散关头夜闻角。 画策虽工不见用,悲吒那复从军乐。 鸣呼! 人生难料老更穷,麦野桑村白发翁。 |
| 魏延及杨仪,两人蜀俊乂。 各怀专忌心,曲直竟谁在。 孔明惜其才,未尝辄偏废。 渭南反斾归,师在千里外。 朝臣意左右,魏为杨所害。 杨亦不得死,晚用姜维辈。 蜀竟以是亡,束手付邓艾。 艾复矜其功,受制于钟会。 四人共一律,皆以专忌败。 家国莫不然,鸣呼可为戒。 |
| 浪浪檐前雨,昼夜来不极。 青苔生空廊,蜗涎被四壁。 出门无所往,端居守笼翮。 鸣呼林中鸠,聒聒方自得。 林花扫余姿,高柳沐佳色。 悠悠三月残,春物行欲息。 感之欲何奈,取醉遣朝夕。 穿泥得新笋,紫箨裹新白。 从容妇子语,草草田野食。 明日还复然,慵顽已成癖。 |
| 二人共读道旁碑,一敏一钝天赋之。 敏者过目跃骑去,钝者停鞭方凝思。 哀哉德祖丹颈祸,伏于柏喈黄绢辞。 古人服善有公是,回也知十赐知二。 圣师笑曰女弗如,未闻端木惎颜氏。 鸣呼向使颜氏逢若人,未知何地堪容身。 |
| 老学庵北井,六月寒如冰,大旱不涸雨不增,凛如人以常德称。 日济千人不骄矜,置而不汲渠自澄。 辘轳三丈青丝绳,对之已足凉肺膺。 使我终日卧曲肱,顾谓此井真良朋。 荡除炎歊却尘垢,宜有鬼神来护守。 鸣呼! 泾水一石泥数斗,正使逢时亦何有! |
| 烈风大雪吞江湖,巨木摧折竹苇枯。 乌鸢瑟缩堕地死,岂复能顾卵与雏。 棘枝拔出乱石罅,凛凛生气独有余。 耐寒两鹊亦异禀,羽族有此山泽臞。 神凝气劲中自足,不待晴日相鸣呼。 深知画手亦怪伟,用意直刮造化炉。 氄毛虽细爪翮健,落笔岂独今所无? 我评此画如奇书,颜筋柳骨追欧虞。 |
| 楚人记草木,桂在椒兰中,我懹小山句,妙絻穷化工。 唐人作山水,亦以桂配松,丹葩间绿叶,锦绣相叠重。 不知始何时,岩桂开秋风,楚人所称者,委弃等蒿蓬。 鸣呼各有时。 士岂怨不逢。 我作桂堂诗,广子云梦胸。 |
| ... 奋然抱志起,誓欲扫搀枪。 拔剑突前麾,手回日月光。 敌势愈猖獗,山摧失忠良。 鸣呼绝伦志,不得骋才长。 妻孥悉从溺,枯骨夜为襄。 忠烈动天地,游魂为国殇。 山水倍堪悲,抱恨彻穷苍。 穹苍幸一息,庶几纪星霜。 西风白杨路,哀猿号崇冈。 解剑挂墓柏,泣下沾衣裳。 惜哉时不利,抽毫述悲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