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别二首》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意思: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赠别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古诗,通过对一位年轻女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她的赞美和离别之情。 首句“娉娉褭褭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描绘了女子的年轻和美丽,娉娉(pīng)褭褭(niǎo),形容女子身材苗条,行动轻盈的样子。豆蔻梢头,指的是女子年纪正好,如同初春的豆蔻花,娇嫩欲滴。二月初的豆蔻花象征着女子的青春年华。 第二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魅力,使得扬州城里的所有女子都黯然失色。春风十里,形容扬州城的繁华,但在这里,诗人用它来衬托女子的美丽。卷上珠帘,是对女子外貌的进一步描绘。 第三句“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尽管女子多情,但在离别之际,诗人却感到她似乎是无情的。这种情感上的矛盾让诗人感到痛苦。 最后一句“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是诗人的想象,用蜡烛有心惜别来比喻女子的深情和不舍,直到蜡烛燃尽,泪水流尽。这句诗将离别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表达了诗人对她的赞美和离别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同时,诗歌也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无奈,让人在阅读时产生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娉娉褭褭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惜别

    读音:xī bié

    繁体字:惜別

    短语:生离死别 告别 握别

    英语:be reluctant to part

    意思:(惜别,惜别)
    捨不得离别。
      ▶南朝·

  • 垂泪

    读音:chuí lèi

    繁体字:垂淚

    英语:weep

    意思:(垂泪,垂泪)
    流泪。
      ▶战国·宋玉《高唐赋》:“愁思无已,叹息垂泪。”
      ▶唐·孟浩然《登万岁楼》诗:“天寒鴈度

  • 替人

    读音:tì rén

    繁体字:替人

    意思:接替的人。
      ▶唐·王梵志《用钱索新妇》诗:“替人既到来,条录相分付。”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推让》:“准例,替人五月五日以前到者得职田。”
      ▶清·黄景仁《

  • 蜡烛

    读音:là zhú

    繁体字:蠟燭

    英语:candle

    意思:(蜡烛,蜡烛)
    蜡制的照明用品。通常做成圆柱形,中有棉纱芯,燃点纱芯以发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周仲智

  • 有心

    读音:yǒu xīn

    繁体字:有心

    英语:have the inclination

    意思:
     1.谓怀有某种意念或想法。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 天明

    读音:tiān míng

    繁体字:天明

    短语:

    英语:dawn

    意思:
     1.犹天命;天道。
      ▶《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