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留别鹤林诸友》 聚头举酒固自乐,秉烛游园聊适情。

聚头举酒固自乐,秉烛游园聊适情。

意思:在头举起酒杯自然快乐,蜡烛游园聊到感情。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留别鹤林诸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千林凉叶颤秋声,前庭后庭新月明》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千林凉叶颤秋声,前庭后庭新月明”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凉风吹过树林,叶子颤动,发出秋声,前庭后庭的夜空上新月如钩。这句诗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秋夜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聚头举酒固自乐,秉烛游园聊适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与朋友聚会的欢乐,举杯饮酒,游园赏景,暂且忘却生活的烦恼。这种欢乐的情绪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然而,“此去寒衾仙骨冷,可堪清夜泪珠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尽管现在聚会在欢乐,但离别在即,独自面对长夜的寒冷,心中难免凄凉。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和立体。 最后,“人生聚散浑无据,相约同游白玉京”两句诗,诗人以一种超脱的视角,看待人生的聚散,认为只要曾经相聚过,即使最终还是要分别,也是值得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相约着将来能再次相聚,一同游历美好的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既有欢乐也有痛苦,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林凉叶颤秋声,前庭后庭新月明。
聚头举酒固自乐,秉烛游园聊适情。
此去寒衾仙骨冷,可堪清夜泪珠倾。
人生聚散浑无据,相约同游白玉京。
作者介绍 王安石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秉烛

    读音:bǐng zhú

    繁体字:秉燭

    英语:hold a candle

    意思:(秉烛,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孟浩然《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 聚头

    读音:jù tóu

    繁体字:聚頭

    英语:get together

    意思:(聚头,聚头)
    聚首,会面。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摺:“你每做的来不周,结下了父兄雠,抵多少不是冤家不聚头

  • 游园

    读音:yóu yuán

    繁体字:游園

    意思:(参见游园,游园)

    解释:1.在花园或公园里游览。

    造句:

  • 固自

    读音:gù zì

    繁体字:固自

    意思:仍然;还是。
      ▶明·高明《琵琶记•蔡母嗟儿》:“老贼!你固自口硬,再过几时,饿得你口嗅屎哩!”

    解释:1.仍然;还是。

  • 适情

    读音:shì qíng

    繁体字:適情

    意思:(适情,适情)
    顺适性情。
      ▶《淮南子•人间训》:“故直意适情,则坚强贼之。”
      ▶宋·梅尧臣《永叔内翰作五言以叙之》:“我辈唯适情,一叶未尝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