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行香子·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出化清凉,神通力以现他方。

文殊菩萨,出化清凉,神通力以现他方。

意思:文殊菩萨,出化清凉,神通之力以显示其他方。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行香子·文殊菩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虔诚的祈祷,表达了作者对文殊菩萨的崇敬和祈愿。 首先,诗中描绘了文殊菩萨的神奇形象,他从清凉之地现身,展现出神通力,出现在其他地方。他像一只金毛师子,微放珠光,这是对文殊菩萨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接着,诗中描述了众生仰望这位菩萨,手持宝盖,香气四溢。这进一步强调了文殊菩萨的威严和影响力。 在诗的结尾,作者发出了虔诚的祈愿。他表示不追求富贵,不贪恋荣华,只希望来世能生于净土,成为法王家。这里的净土和法王家都是对理想生活和地位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清净、和平、智慧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文殊菩萨的形象和表达作者的虔诚祈愿,展现了作者对佛教信仰的坚定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是一种深深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也是对生命的珍视和期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文殊菩萨,出化清凉,神通力以现他方。
真座金毛师子,微放珠光。
众生仰持宝盖,绝名香。
我今发愿,虔诚归命,不求富贵,不恋荣华。
愿当来世,生净土,法王家。
愿当来世,生净土,法王家。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神通力

    引用解释

    神奇不可思议的力量。《法华经·如来寿量品》:“﹝偈言﹞我常住於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得六神通力,具四无碍智。” 巴金 《<神·鬼·人>·神》:“关于神通力的话是一定可靠的。”参见“ 神通 ”。

    读音:shén tōng lì

  • 他方

    引用解释

    别处;他乡。《三国志·魏志·文德郭皇后传》:“诸亲戚嫁娶,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不得因势,彊与他方人婚也。”《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这段公事,果然是小娘子与那 崔寧 谋财害命的时节,他两人须连夜逃走他方,怎的又去邻舍人家借宿一宵?” 茅盾 《昙》:“她机械地翻过了一页又一页的书,她的心魂却远在梦幻的他方。”

  • 文殊

    读音:wén shū

    繁体字:文殊

    意思:佛教菩萨名。
      ▶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的省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顶结五髻,象徵大日如来的五智;持剑、骑青狮,象徵智慧锐利威勐。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司“理”的普贤菩萨

  • 菩萨

    读音:pú sà

    繁体字:菩薩

    短语:好人 好好先生

    英语:Bodhisattva

    意思:(菩萨,菩萨)

     1.佛教名词。梵文菩提萨埵(Bodhi-sattv

  • 出化

    读音:chū huà

    繁体字:出化

    意思:化出;显现。
      ▶金·侯善渊《沁园春》词:“照洞虚豁朗,凝空灿灿,胎星一点,出化先天。”
      ▶金·侯善渊《益寿美金花》词:“出化星仪,风御灵飙易像嬉。”
      ▶《西

  • 清凉

    读音:qīng liáng

    繁体字:清涼

    英语:cool; cool and refreshing

    意思:(清凉,清凉)

     1.《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 神通

    读音:shén tōng

    繁体字:神通

    英语:theurgy

    意思:
     1.谓通过神灵而感应沟通。
      ▶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及其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