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无险阻蔽皇居,底事当时醉寐如。
意思:几乎没有险阻屏障皇居,底事当时醉睡像。
出自作者[宋]姜特立的《使北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评和反思政治决策。通过对皇居周围无险阻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决策者的质疑和不满。如果当时有像贾谊这样的贤能之士参与国家大政,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错误决策,也不会有像贾谊这样被压制的人才。
首句“略无险阻蔽皇居,底事当时醉寐如。”描绘了一个无险阻环绕的皇城,暗示了政治决策的失误。诗人用“略无”一词,强调了这种无险可守的环境,暗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脆弱和易于被攻击。而“蔽”字则表达了对这种无险可守的环境的担忧,担心它可能会成为国家安全的隐患。
第二句“底事当时醉寐如”是对这种决策失误的质问,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决策者的质疑和不满。诗人用“底事”一词,表达了对这种决策的困惑和不解,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决策可能是出于醉生梦死的状态,缺乏对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
第三句“若使贾生参国论”是对如果当时有像贾谊这样的贤能之士参与国家大政的设想。诗人用“若使”一词,表达了对如果当时有贤能之士参与国家大政的期待和渴望。贾谊是汉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向汉文帝上书陈政事,被汉文帝赞赏,但后来却因遭权臣谗害而被贬。诗人用贾谊来比喻那些有才能、有智慧、有远见的人,如果他们能够参与国家大政,或许就能够避免一些错误决策,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一句“便应咽死更无书”是对那些被压制的人才的同情和感慨。诗人用“咽死”一词,表达了对那些被压制的人才的同情和惋惜,他们因为政治环境的黑暗和不公而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更无书”则表达了对那些人才被压制的不满和愤怒,他们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无法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描绘无险可守的皇城、质问醉生梦死的决策者、对贤能之士的期待和对被压制人才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决策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