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 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

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

意思:人为什么不取利,动物也依赖其功。

出自作者[唐]李观的《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

全文创作背景

《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的创作背景是唐朝的一个特殊节日——中和节。唐朝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789年)设立了中和节,这个节日被定在二月初一,寓意着四季中和,天下太平。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皇帝会赐给公卿大臣一种特殊的尺子,称为“中和尺”。这把尺子象征着皇帝的恩宠和信任,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因此,李观写了这首《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以表达对公卿大臣受到皇帝赐尺的羡慕和祝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淑节韶光媚,皇明宠赐崇。
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
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
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
紫翰宣殊造,丹诚厉匪躬。
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

关键词解释

  • 何不

    读音:hé bù

    繁体字:何不

    英语:why not

    意思:犹言为什么不。表示反问。
      ▶《诗•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孟子•尽心上》:“

  • 不取

    读音:bù qǔ

    繁体字:不取

    意思:不赞成;不采取。
      ▶《汉书•文帝纪》:“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
      ▶颜师古注:“不取,犹言不用此为善也。”

  • 利物

    读音:lì wù

    繁体字:利物

    意思:
     1.益于万物。
      ▶《易•干》:“利物足以和义。”
      ▶孔颖达疏:“言君子利益万物,使物各得其宜。”
      ▶唐·李翱《祭中书韦相公文》:“利物之至,宜乎得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