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示张仲原秀才二首一》 焦城有屋仲子筑,它日能来相往还。

焦城有屋仲子筑,它日能来相往还。

意思:焦城有屋仲子建筑,哪天能来相互往来。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示张仲原秀才二首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去年洪水泛滥,黄河水未能到达鱼山的场景,同时提及了焦城中的屋子,表达了希望未来能与友人往来相聚的愿望。 首句“去年钜野张狂澜”以壮阔的气势描绘了去年洪水泛滥的场景,用“张狂澜”形象地表现了波涛汹涌的洪水。次句“黄河水不到鱼山”则表明了洪水之猛烈,以至于黄河水都无法到达鱼山,进一步加深了诗中对洪水的描绘。 第三句“焦城有屋仲子筑”则是一笔带过,提到了焦城中的屋子,为诗歌增加了一些实际的生活元素,也展示了诗人对友人仲子的思念。末句“它日能来相往还”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能与友人再次相聚,往来交流。 整首诗以洪水灾害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年钜野张狂澜,黄河水不到鱼山。
焦城有屋仲子筑,它日能来相往还。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仲子

    读音:zhòng zǐ

    繁体字:仲子

    意思:
     1.对兄弟中排行为第二者的尊称。
      ▶《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里。”
      ▶高亨注:“仲,兄弟行列在第二的称仲。”
     
     2.犹

  • 往还

    读音:wǎng huán

    繁体字:往還

    英语:contacts

    意思:(往还,往还)

     1.往返;来回。
      ▶《列子•黄帝》:“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
      ▶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