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嘲解十首》 斥去不妨为宝庆,出来亦只做端平。

斥去不妨为宝庆,出来亦只做端平。

意思:排除不妨碍为宝庆,出来也只做端平。

出自作者[宋]王迈的《嘲解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品评和对现实政治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名节操守的重视和对正直为官的赞美。 首句“西山名节太峥嵘,洪魏同时俱有声”,诗人以西山的高峻挺拔,象征着人物的高尚节操,而洪魏同时存在,都有声名,又代表了同时代有许多有气节有声望的人物。 “斥去不妨为宝庆,出来亦只做端平”,这两句是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诗人认为,如果一个人被贬谪,离开权力中心,他可以保持自己的操守,如历史上的洪魏等人;如果一个人在权力中心,也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如端平年间的人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权力中心也能保持操守的人的赞赏。 “事师如子何为谄,植党旁人笑好名”,这两句是对现实政治的批评,诗人认为,对老师像儿子一样尊敬,不是谄媚;结党营私的人却嘲笑那些追求名声的人。这表达了诗人对正直为官的赞美和对谄媚之风的批判。 “婺女谏官良解事,正邪辨析极分明”,最后两句是对现实政治的进一步批评,诗人认为谏官应该明白事理,分辨是非黑白,坚持正义,反对邪恶。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坚持正义、反对邪恶的人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品评和对现实政治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名节操守的重视和对正直为官的赞美。诗中运用了象征、对比、评论等手法,语言简练、鲜明、有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批评和反思,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山名节太峥嵘,洪魏同时俱有声。
斥去不妨为宝庆,出来亦只做端平。
事师如子何为谄,植党旁人笑好名。
婺女谏官良解事,正邪辨析极分明。

关键词解释

  • 端平

    读音:duān píng

    繁体字:端平

    意思:
     1.公正允当。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决狱讼,必端平。”
      ▶郑玄注:“端,犹正也。”
      ▶孙希旦集解:“端,谓明于曲直之辨而无所枉;

  • 不妨

    读音:bù fáng

    繁体字:不妨

    英语:there is no harm in

    意思:
     1.表示可以、无妨碍之意。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

  • 斥去

    读音:chì qù

    繁体字:斥去

    意思:
     1.排斥并使之离去。
      ▶宋·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在肃宗时,数正言,宰相不悦,斥去之。”
     
     2.排除。
      ▶宋·苏辙《送王震给事知蔡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