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同“ 竹枝 ”。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三:“ 唐 人《柳枝词》专咏柳,《竹枝词》则泛言风土,如 杨廉夫 《西湖竹枝词》之类,前人亦有一二专咏竹者,殊无意致。”
2.同“ 竹枝 ”。 唐 孟郊 《教坊歌儿》诗:“能嘶《竹枝词》,供养绳床禪。”
读音:zhú zhī cí
读音:zhú zhī
繁体字:竹枝
意思: 1.竹子的小枝。 ▶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刘沧《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读音:zhèng mù
繁体字:正目
意思: 1.正面看。 ▶唐·韩愈《感二鸟赋》:“东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 2.正面用眼对着。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延平恐人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