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惠州弟哀诗二首》 向来岂有葡萄博,末后元无薏苡归。

向来岂有葡萄博,末后元无薏苡归。

意思:刚才那有葡萄博,最后元没有薏苡回家。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惠州弟哀诗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失去和回忆。它描绘了两位老人的遗墨被家人悲痛地保存,台下的黄瓜已经逐渐稀少,而他们的生活也如同南柯一梦般虚幻。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深深思考。 首句“两张遗墨六亲悲,台下黄瓜摘渐稀”,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两位老人的离世让家人悲痛欲绝,台下的黄瓜也在逐渐被摘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种静谧而悲凉的氛围。 “用北辰阡殊不乱,似南柯梦复疑非”这两句诗运用了南柯一梦和北斗星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似乎在问自己,过去的经历是否真的存在过,还是只是南柯一梦般的幻觉。 “向来岂有葡萄博,末后元无薏苡归”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诗人似乎在反思过去的生活方式,是否真的像葡萄那样充满诱惑,而现在的生活是否真的像薏苡那样无用。这里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对过去的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最后两句“七十残骸双秃鬓,可堪原上泪频挥”,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了自己已经年老体衰,双鬓斑白,面对失去的亲人,不禁泪流满面。这两句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深深思考和对过去的怀念。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不要忘记过去,也不要对未来失去信心。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深情,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两张遗墨六亲悲,台下黄瓜摘渐稀。
用北辰阡殊不乱,似南柯梦复疑非。
向来岂有葡萄博,末后元无薏苡归。
七十残骸双秃鬓,可堪原上泪频挥。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末后

    读音:mò hòu

    繁体字:末後

    英语:last; finally; in the end

    意思:(末后,末后)
    后来;最后。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九:“须臾,有一大熊来,瞪视此人

  • 薏苡

    读音:yì yǐ

    繁体字:薏苡

    英语:Job\'s-tears

    意思:
     1.植物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线状披针形,颖果卵形,淡褐色。子粒(薏苡仁)含淀粉。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茎

  • 向来

    读音:xiàng lái

    繁体字:曏來

    短语:固 有史以来 素 根本 从 平生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ways

    意思:(向来,向来)

     1.刚才

  • 葡萄

    读音:pú táo

    繁体字:葡萄

    短语:

    英语:grape

    意思:亦作“蒲陶”。亦作“蒲萄”。亦作“蒲桃”。
     
     1.落叶藤本植物,叶掌状分裂,花序呈圆锥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