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宫词》 御仗催班元会集,牙牌先人奏中严。

御仗催班元会集,牙牌先人奏中严。

意思:御仗催促班元集,牙牌祖先报告中庄严。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宫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禁庭漏促斜沈月,殿烛光寒未卷帘。御仗催班元会集,牙牌先人奏中严》是一首描绘宫廷夜色的诗,通过对夜晚宫殿中漏声、烛光、御仗和班列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庄重与威严。 首句“禁庭漏促斜沈月”,描绘了宫廷的时间流逝,漏声催促,月亮西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第二句“殿烛光寒未卷帘”则进一步描绘了宫殿中的烛光,虽然明亮但带着一丝寒意,未卷的窗帘更增添了宫殿的神秘感和威严感。 接下来的两句“御仗催班元会集,牙牌先人奏中严”则描绘了宫廷的仪式和秩序。御仗催促着朝会集结,人们按照牙牌的顺序依次进入中严的殿堂,进一步强调了宫廷的庄重和秩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夜色和仪式,展现了宫廷的庄重、威严和秩序。每一句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展示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宫廷礼仪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禁庭漏促斜沈月,殿烛光寒未卷帘。
御仗催班元会集,牙牌先人奏中严。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牙牌

    读音:yá pái

    繁体字:牙牌

    英语:dominoes

    意思:
     1.象牙或骨角制的记事籤牌。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睿宗尝阅内库,见一鞭,金色,长四尺,数节有虫啮处,状

  • 会集

    读音:huì jí

    繁体字:會集

    短语:汇集

    英语:assemble; flock together(会聚)

    意思:(会集,会集)
    聚集;集合。
      ▶汉·赵岐《

  • 先人

    读音:xiān rén

    繁体字:先人

    短语:上代 祖辈

    英语:forefathers

    意思:
     1.祖先。
      ▶《书•多士》:“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 御仗

    读音:yù zhàng

    繁体字:禦仗

    意思:
     1.官名。
      ▶《隋书•百官志中》:“其御仗属官,有御仗正副都督、御仗五职、御仗等员。”
     
     2.帝王的仪仗。
      ▶《唐六典•左右金吾卫》:

  • 元会

    读音:yuán huì

    繁体字:元會

    意思:(元会,元会)
    皇帝于元旦朝会群臣称正会,也称元会。始于汉。
      ▶魏·晋以降因之。
      ▶《晋书•礼志下》:“魏武帝都邺,正会文昌殿,用汉仪,又设百华灯。

  • 中严

    读音:zhōng yán

    繁体字:中嚴

    意思:(中严,中严)
    谓中庭戒备。古代帝王元旦朝会或郊祀等大典的仪节之一。
      ▶《隋书•礼仪志四》:“梁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文物充庭……侍中奏中严,王公卿尹各执珪璧入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