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雄名谁复知宣武,遗爱犹应礼叔敖。

雄名谁复知宣武,遗爱犹应礼叔敖。

意思:雄名谁又知道宣武,给爱还应礼叔敖。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汉朝太守的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1. 诗歌的意境开阔壮丽,充满了豪迈的气息。通过描绘太守治理有方,使得楚国山川气象豪迈,旗帜飘扬,楼船高耸,江涛汹涌,形象地展现了太守的威武形象和治理成果。 2.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例如,“旗旆逶迤蟠梦泽”一句,通过“旗旆”象征太守的权威和尊严,“梦泽”则象征广阔的国土,形象地表现了太守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 3. 诗歌通过赞美汉朝太守,表达了对于英明领导的渴望和对于贤才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于遗爱留名的向往,表现了人们追求功业名声的心理。 4. 整首诗语言流畅,对仗工整,韵律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力,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赞美汉朝太守,展现了豪迈壮丽的意境,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于英明领导的渴望和对于贤才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人们追求功业名声的心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家太守治才高,楚国山种气象豪。
旗旆逶迤蟠梦泽,楼船贔屭压江涛。
雄名谁复知宣武,遗爱犹应礼叔敖。
何必三年求奏计,诏书朝夕赐金褒。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宣武

    读音:xuān wǔ

    繁体字:宣武

    意思:
     1.威武。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七》:“仲尼曰:‘灵公污,晏子事之以整齐;庄公壮,晏子事之以宣武;景公奢,晏子事之以恭俭。君子也。’”吴则虞集释引刘师培《校补》云:“

  • 叔敖

    读音:shū áo

    繁体字:叔敖

    意思:复姓。
      ▶周有叔敖段。
      ▶楚·蒍艾猎字叔敖,后以字为姓。见《通志•氏族三》。

    解释:1.复姓。周有叔敖段。楚蔿艾猎字叔敖,后以字为姓

  • 雄名

    读音:xióng míng

    繁体字:雄名

    意思:显赫的名声。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虽不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
      ▶唐·薛能《送马戴书记之太原》诗:“相逢莫已讯,诗雅负雄名。”
      ▶《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