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年杨谨仲示芗林诸帖皆以老杜相期惟童敏德》 常恐斯文无砥柱,独推佳句有师承。

常恐斯文无砥柱,独推佳句有师承。

意思:常常担心这种文化没有砒柱,只有把优美的句子有师承。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同年杨谨仲示芗林诸帖皆以老杜相期惟童敏德》

全文创作背景

《同年杨谨仲示芗林诸帖皆以老杜相期惟童敏德》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了诗人与同年进士杨谨仲、童敏德之间的交往,以及他们对古代诗人杜甫的推崇。 首先,诗人周必大与杨谨仲、童敏德都是同年进士,他们之间有深厚的友谊。在诗歌创作中,他们常常以古代诗人杜甫为榜样,期望自己的诗歌能够达到杜甫的境界。 其次,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深沉、雄浑、豪放著称,被后人誉为“诗圣”。周必大与杨谨仲、童敏德对杜甫的推崇,表明了他们对杜甫诗歌艺术的崇高评价,并以之为自己诗歌创作的楷模。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对古代诗人杜甫的推崇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过江人物向汪曾,一世龙门未易登。
常恐斯文无砥柱,独推佳句有师承。
波澜正使来西蜀,廉陛何妨逼少陵。
天遣百年如卫武,会赓懿戒颂中兴。
作者介绍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砥柱

    读音:dǐ zhù

    繁体字:砥柱

    英语:nuclear column

    意思:亦作“砥砫”。
     
     1.山名。又称厎柱山、三门山。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当黄河中流。以山在激流中矗立如柱,故名

  • 师承

    读音:shī chéng

    繁体字:師承

    英语:transmission from master to disciple

    意思:(师承,师承)
    《后汉书•儒林传序》:“若师资所承,宜标名为证者,乃着

  • 佳句

    读音:jiā jù

    繁体字:佳句

    英语:felicity of phrase

    意思:1.指诗文中精采的语句。 2.借指美妙的诗文。

    近义词: 绝句、清词丽句、妙

  • 斯文

    读音:sī wén

    繁体字:斯文

    英语:(adj) refined; polite; gentle; cultured

    意思:
     1.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
      ▶《论语•子罕》:“天之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