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坏。
意思:耳听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坏。
出自作者[唐]唐彦谦的《长陵》
全文赏析
这首诗《长安高阙此安刘,祔葬累累尽列侯。丰上旧居无故里,沛中原庙对荒丘。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坏。千载腐儒骑瘦马,渭城斜月重回头》是作者对汉代名将列侯刘姓宗室墓地的凭吊和感怀之作。
首联“长安高阙此安刘,祔葬累累尽列侯”描绘了长安城外刘姓宗室墓地的景象,刘姓列侯的墓地聚集于此,通过“高阙”和“累累”两个词,表达了墓地之广、墓主之多,同时也暗示了汉代刘姓宗室的繁荣和强大。
颔联“丰上旧居无故里,沛中原庙对荒丘”进一步描述了墓地的环境和氛围。丰上、沛中是汉代两个著名的地名,也是刘姓的故乡和发源地,但现在却只剩下荒凉的丘陵和原庙,与曾经的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颈联“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坏”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慨。这里的“三尺”指的是法律,“一坏”指的是坟墓,作者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公正缺失、人民生活困苦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刘姓宗室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尾联“千载腐儒骑瘦马,渭城斜月重回头”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作者作为一个“千载腐儒”,感叹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通过“渭城斜月”这个意象,也暗示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对于未来的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刘姓宗室墓地的描绘和感怀,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