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自徐州移作》 茶盐资国何必古,俗儒徇名不知务

茶盐资国何必古,俗儒徇名不知务

意思:茶盐资国何必古,俗儒追求名声不知道事务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自徐州移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品质、成就和遭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的开篇提到“建隆以来论人物,得士与古相低昂”,说明了评价人物的标准随着时代而变,但是这位人物却与古人相媲美,彰显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人才历数仁祖世,后生嵬琐无复望”进一步突显了这位人物在人才辈出的时代中的卓越地位,后辈们难以望其项背。 3. 诗中通过“杜公玉立映班行”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这位人物的威严和出类拔萃的气质。 4. “少时学问圣贤说,松柏岁寒观老节”描述了这位人物在年轻时就已经深入研究圣贤之道,并在经历岁月的磨砺后,更显坚韧不拔的节操。 5. 诗中提到他担任官职时的表现,“得官乌府不须臾,正色空闻动帷闼”,表现出他的正直无畏,以及他的声望和影响力。 6. “铄金众口未必然,天与名城慰萧屑”揭示了虽然受到众人的诋毁,但他仍然得到了天命的眷顾,被授予重任。 7. “王师顷缚山西酋,朝廷却怀西顾忧”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国家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朝廷仍然担忧西方的威胁。 8. “凉州旄钺何足恃,岐陇须公勤传邮”表达了这位人物在面对西方威胁时,勇敢承担起传递信息、稳定局势的重任。 9. “平生经国有雅意,乘流得坎惟所值”概括了这位人物一生的经历和才华,他经国治世的雅致,以及顺应时势、面对困境的态度。 10. 诗末提到他的施政理念,“作官施设要近民,金马严徐等儿戏”,以及他宽大为怀,“诏书宽大人乐生,吏安为弛威不行”,都反映了他的治国方略和仁爱之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卓越品质、才华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建隆以来论人物,得士与古相低昂。
人才历数仁祖世,后生嵬琐无复望。
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
少时学问圣贤说,松柏岁寒观老节。
得官乌府不须臾,正色空闻动帷闼。
铄金众口未必然,天与名城慰萧屑。
王师顷缚山西酋,朝廷却怀西顾忧。
凉州旄钺何足恃,岐陇须公勤传邮。
平生经国有雅意,乘流得坎惟所值。
作官施设要近民,金马严徐等儿戏。
诏书宽大人乐生,吏安为弛威不行。
金城那可无粟守,尧舜与民宁并耕。
茶盐资国何必古,俗儒徇名不知务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何必

    读音:hé bì

    繁体字:何必

    短语:何苦

    英语:there is no need

    意思: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知务

    读音:zhī wù

    繁体字:知務

    意思:(知务,知务)
    懂得实际事务。
      ▶《管子•五辅》:“民知礼矣,而未知务。”
      ▶明·宋濂《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左司郎中》:“郎位之选,必择贤才,非廉勤而有为,开敏而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