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席上陈稚登抱幼弟桂郎向余看月》 笑看明月桂,知是宁馨儿。

笑看明月桂,知是宁馨儿。

意思:笑看明月桂,知道是这样的孩子。

出自作者[明]王叔承的《席上陈稚登抱幼弟桂郎向余看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儿子的赞美诗,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喜爱和骄傲。 首句“陈郎谐父执,往往诵余诗。”描绘了儿子与父亲的交往,儿子经常在父亲的朋友面前朗诵我的诗。这里的“陈郎”可能是儿子的名字,“谐”字则表达了儿子在父亲的朋友圈中受欢迎的程度。“往往诵余诗”则进一步描绘了儿子的才华和受欢迎的程度。 “抱弟灯前舞,调人学语时。”描绘了儿子成长的情景,在灯前抱着弟弟玩耍,调教他学习说话的时候。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儿子小时候的活泼可爱,充满了童真童趣。 “笑看明月桂,知是宁馨儿。”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赞美和期待。作者看到儿子笑看明月,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这是对儿子的肯定和鼓励。这里的“宁馨儿”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可爱的孩子。 最后两句“若有羊家练,淋漓醉墨遗。”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如果他有羊家的笔墨功夫,能够尽情地挥洒墨水,表达出他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这里的“羊家练”指的是羊欣的书法,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书法家。 整首诗充满了对儿子的喜爱和骄傲,通过描绘儿子的成长和才华,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陈郎谐父执,往往诵余诗。
抱弟灯前舞,调人学语时。
笑看明月桂,知是宁馨儿。
若有羊家练,淋漓醉墨遗。
作者介绍
王叔承(1537—1601)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在邺下,郑若庸荐之赵康王。

关键词解释

  • 宁馨儿

    解释

    宁馨儿 níngxīn ér

    [praise for a good child] 原意是“这样的孩子”,后来用来赞美孩子或子弟

    何物老妪,生宁馨儿!——《晋书·王衍传》

  • 宁馨

    读音:níng xīn

    繁体字:寧馨

    意思:(宁馨,宁馨)
    晋·宋时的俗语,“如此”、“这样”之意。
      ▶唐·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诗:“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勐得宁馨。”
      ▶宋·苏轼《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