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怜屈宋鸣中古,不遇丘轲放一头。
意思:常常怜悯屈原、宋玉在中古代,不遇上丘轲放一头。
出自作者[宋]苏籀的《次韵答晁以道见赠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位诗人的才华和品格。通过对该诗人的骨髓、愁思、文赋、简书、议论等方面的描述,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品格的敬仰之情。
首句“骨髓缄藏万古谋,畔牢愁思不禁秋”,描绘了诗人的深沉和忧愁,暗示了他的深思熟虑和情感丰富。骨髓缄藏,表示诗人的内心深藏不露,万古谋则暗示了他的深思熟虑和远见卓识。而畔牢愁思不禁秋,则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愁思和感慨。
“常怜屈宋鸣中古,不遇丘轲放一头”,表达了诗人对诗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品格。屈宋是古代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在中古时期享有盛誉,而丘轲则是古代的贤士,他们的才华和品格备受推崇。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诗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也有着同样的才华和品格。
“文赋东坡推典丽,简书西路失归休”,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的文学成就和对生活的态度。文赋东坡推典丽,表示诗人在文学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推典丽则表达了其文学作品的典雅优美。简书西路失归休,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看公议论方游夏,岂数苏州与柳州”,表达了诗人对诗人的期望和赞美之情。公是指诗人自己,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诗人的议论那样,有着游夏般的才华和品格。而岂数苏州与柳州,则表达了诗人对诗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也有着同样的才华和品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骨髓、愁思、文学成就和对生活的态度等方面,表达了对诗人的敬仰之情和对自身才华和品格的期望和赞美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