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端午独酌》 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

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

意思:子兰赤口祈祷有什么好处,正是红船看不妨碍。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端午独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招得榴花共一觞》是一首描绘端午节庆祝活动的诗,通过对端午习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诗人描绘了端午节招来石榴花与榴花共饮的习俗,以及艾人驱邪的狂热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狂热的态度,即尽管自己年老,但依然保持自己的狂放不羁。 颔联“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诗人对端午的祈福活动进行了评价。“赤口禳何益”是对子兰赤口禳的调侃,表达了对于这种祈福方式并无实质帮助的看法。“正则红船看不妨”则是表达了对端午龙舟比赛的欣赏,即使不会带来好运也无妨。 颈联“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诗人对端午的另一种传统食品——粽子,以及菖蒲进行了描绘。诗人认为即使明天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日子,如果没有今天的好运,粽子也变得无味。而菖蒲,即使没有生香,今天也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尾联“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渔歌谱大章”,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端午节的豁达态度,即尽管自己无法避开端午的祈福仪式,但依然可以尽情享受渔歌的欢唱,谱写出自己的篇章。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庆祝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传统习俗的独特见解。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
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
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
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渔歌谱大章。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正则

    读音:zhèng zé

    繁体字:正則

    英语:holomorphy

    意思:(正则,正则)

     1.正其礼仪法则。
      ▶汉·张衡《东京赋》:“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

  • 不妨

    读音:bù fáng

    繁体字:不妨

    英语:there is no harm in

    意思:
     1.表示可以、无妨碍之意。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

  • 赤口

    读音:chì kǒu

    繁体字:赤口

    意思:
     1.谓谗毁者之口。
      ▶唐·李翱《准制祭伏波神文》:“小人赤口,曷本于理?”宋·陆游《养生》诗:“忠言何啻千金药,赤口能烧万里城。”
     
     2.旧指一种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