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 ⒁风尘河北音书断,戎马江南羽檄纷。

⒁风尘河北音书断,戎马江南羽檄纷。

意思:⒁风尘河北音书断,战马江南羽檄纠纷。

出自作者[近代]李大钊的《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

全文创作背景

《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是李大钊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创作于李大钊离开北京大学图书馆之后,是他在离开北京之前写下的最后一首诗。 这首诗表达了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心。诗中写道:“南天动乱须弥转,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表达了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同时,诗中还表达了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热情和追求,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心。 这首诗创作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的北京,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李大钊作为一位革命家和思想家,他深知革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班生此去意何云?
破碎神州日已曛。
⒀去国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说岳家军。
⒁风尘河北音书断,戎马江南羽檄纷。
⒂无限伤心劫后话,连天烽火独思君。
作者介绍 李大钊简介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解释

  • 羽檄

    读音:yǔ xí

    繁体字:羽檄

    英语:an urgent message or dispatch calling men to arms

    意思: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

  • 戎马

    读音:róng mǎ

    繁体字:戎馬

    英语:army

    意思:(戎马,戎马)

     1.古代驾兵车的马。
      ▶《左传•成公十六年》:“晋入楚军,三日谷。
      ▶范文子立于戎马之

  • 江南

    读音:jiāng nán

    繁体字:江南

    英语:south of the River

    意思:
     1.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后

  • 风尘

    读音:fēng chén

    繁体字:風塵

    英语:travel fatigue

    意思:(风尘,风尘)

     1.被风扬起的尘土。
      ▶汉·焦赣《易林•坎之咸》:“风尘暝迷,不见南北,行

  • 河北

    读音:hé běi

    繁体字:河北

    英语:(N) Hebei, a central China province

    意思:
     1.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温,河

  • 音书

    读音:yīn shū

    繁体字:音書

    意思:(音书,音书)
    音讯,书信。
      ▶唐·宋之问《渡汉江》诗:“岭外音书断,经冬复歷春。”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摺:“都做了一春鱼雁无消息,不甫能一纸音书盼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