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 出师已略扶桑国,奉使须通析木津。

出师已略扶桑国,奉使须通析木津。

意思:军队出征已略扶桑国,奉使需要通析木津。

出自作者[明]孙炎的《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

全文创作背景

《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的抗倭战争有关。孙炎作为明朝的使臣,在奉命出使的途中听闻了东征抗倭取得胜利的消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抗倭英雄的赞颂和对国家兴亡的关切。通过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来万马净边尘,衔璧归朝尽大臣。
城上玉绳浮婺女,帐前银甲拥天人。
出师已略扶桑国,奉使须通析木津。
遂有江黄慕中夏,可无书檄谕全闽。

关键词解释

  • 扶桑

    读音:fú sāng

    繁体字:扶桑

    英语:Chinese hibiscus

    意思:
     1.神话中的树名。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

  • 出师

    读音:chū shī

    繁体字:出師

    短语:进军 出征 出动 用兵

    英语:dispatch troops

    意思:(出师,出师)

     1.出兵。
      ▶

  • 国奉

    读音:guó fèng

    繁体字:國奉

    意思:(国奉,国奉)
    犹国用。
      ▶《管子•山国轨》:“女贡织帛,苟合于国奉者,皆置而券之。”
      ▶郭沫若等集校引丁士涵云:“女贡织帛苟合于国奉者,即国用也。”参见“国

  • 通析

    读音:tōng xī

    繁体字:通析

    意思:疏通辨析。
      ▶《梁书•儒林传•王元规》:“自梁代诸儒相传为《左氏》学者,皆以贾逵、服虔之义难駮杜预,凡一百八十条,元规引证通析,无复疑滞。”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