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总持寺浮图?》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意思:累劫从最初地,为儿童回忆聚集沙。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登总持寺浮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是一首对景抒怀的诗,通过对宝塔半空、京华晴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诗人登上宝塔,俯瞰整个京城,将视角提升至半空,视野更为开阔,也更能将京城美景尽收眼底。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壮观的景象。 颔联“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周围的景色,竹林环绕,山峦连绵,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这一联不仅写出了自然的美景,也暗示了京城周围的繁荣景象。 颈联“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进一步描绘了京城的景象,四门敞开,帝宅威严,阡陌纵横,人间烟火。这一联既写出了京城的宏伟气势,也写出了百姓生活的场景,使读者感受到了京城的人情味。 尾联“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诗人坐在这里,感觉仿佛诸天仙境就在身边,空中的香气伴随着落花飘散。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全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景色优美壮丽,抒发的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聚沙

    读音:jù shā

    繁体字:聚沙

    意思:亦作“聚砂”。
     《法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原比喻积小善为大行。后亦指年幼慕道,学佛论道。
      ▶唐·于志宁《<大唐西域记>序》:“

  • 累劫

    读音:lèi jié

    繁体字:纍劫

    意思:连续数劫。谓时间极长。劫,梵语kalpa之音译劫波的略称。
      ▶《弘明集•正诬论》:“今以其能掘众恶之栽,灭三毒之烬,修五戒之善,尽十德之美,行之累劫,倦而不已。”
      ▶唐

  • 从初

    读音:cóng chū

    繁体字:從初

    意思:(从初,从初)
    当初。
      ▶宋·欧阳修《鹧鸪天》词:“早知今日长相忆,不及从初莫作双。”
      ▶宋·司马光《奏为乞不将米折青苗钱状》:“窃惟朝廷从初散青苗钱之意,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