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水心先生二首》 空郡来陪哭,无人敢撰碑。

空郡来陪哭,无人敢撰碑。

意思:空郡来陪哭,没有人敢撰写碑文。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挽水心先生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所学如山海,吁嗟不一施》是一首对知识追求者的赞扬和哀悼之诗。诗人通过对箕子、宣尼的赞美,表达了对那些学识渊博却无法施展的人们的敬意和哀思。 首联“所学如山海,吁嗟不一施”,诗人以山海为喻,形容学识之丰富如同山海一般无边无际,然而却无法一一施展开来,表达了对知识无法得到应用的惋惜之情。这一比喻既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对学识渊博却无法施展的人们的同情和哀悼。 颔联“未闻访箕子,但见诔宣尼”,诗人通过引用箕子和宣尼的故事,进一步表达了对这些学识丰富却无法施展的人们的哀思。箕子是商朝的贤臣,因直言进谏而被纣王囚禁,后被周武王所救;宣尼则是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人。这两位人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知识分子和思想家,诗人以此为引,表达了对这些学识丰富却无法施展的人们的哀思和敬仰之情。 颈联“空郡来陪哭,无人敢撰碑”,诗人描绘了当地居民前来为这些学识丰富却无法施展的人们送行的场景,表达了对他们的哀悼之情。同时,无人敢撰写碑文也是对他们的敬仰之情的体现,因为这些人虽然学识丰富,但却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尾联“纷纷门弟子,若个解称师”,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门弟子众多却无人真正理解老师的悲哀。这一句既是对这些学识丰富却无法施展的人们的哀叹,也是对教育现状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知识追求者的赞美和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敬畏、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和对学识丰富却无法施展的人们的同情之情。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所学如山海,吁嗟不一施。
未闻访箕子,但见诔宣尼。
空郡来陪哭,无人敢撰碑。
纷纷门弟子,若个解称师。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陪哭

    读音:péi kū

    繁体字:陪哭

    英语:to mourn together

    意思:古代为他人助行哭礼。
       ▶《魏书•孝感传·冯诞》:“高祖遂亲临诞墓,停车而哭。使彭城王勰诏群官脱朱衣,服单衣介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撰碑

    读音:zhuàn bēi

    繁体字:撰碑

    意思:撰写碑文。
      ▶宋·王禹偁《高闲》诗:“京中吏去慵传信,江外僧来与撰碑。”

    解释:1.撰写碑文。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