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见之谓识,耳闻之谓知。
意思:眼睛看到的对认识,耳朵听到的就是知道。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知识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目见之谓识,耳闻之谓知。奈何知与识,天下亦常稀。》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表达了对于知识和理解的独特见解。
首先,“目见之谓识,耳闻之谓知”这句话表明,通过眼睛看到的事物是认识和理解的基础,而通过耳朵听到的信息只是表面的知识。这是一种强调观察和亲身体验的重要性,而非单纯依赖听闻的观点。
其次,“奈何知与识,天下亦常稀”这句话表达了对于知识和理解的稀有性的感叹。它暗示了人们往往过于依赖听闻,而忽视了亲自观察和体验的重要性,因此对于真正的知识和理解往往难以获得。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知识和理解的独特见解,强调了观察和亲身体验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于知识和理解的稀有性的问题。这种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获取知识具有启示意义。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通过短短几句话,表达了丰富的哲理。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也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