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齐宫词》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意思:永寿兵来晚上不锁,金莲没有复印中庭。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齐宫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永寿兵来夜不扃》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的敏感观察与感受。永寿,地名,其地位于长安之西。在唐朝晚期,动乱频仍,藩镇割据,战争频仍,人民流离失所。诗中“夜不扃”三字,更显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金莲无复印中庭”一句,“金莲”在此可能指代某种权力或权威,而“无复印中庭”则暗示这种权力或权威已经不再有效,中庭,即庭院,由此可以推测出一种衰败的景象。 “梁台歌管三更罢”一句,“梁台”可能是指往日繁华的地方,而“歌管”则描述了夜深人静之时,这个地方仍然一片歌舞升平,但这种景象已经透露出一种深深的落寞与凄凉。 “犹自风摇九子铃”一句,“九子铃”可能是一个象征,代表某种困扰或问题,而“风摇”则暗示了某种不确定或混乱。即使到了夜深人静之时,这种困扰或问题仍然存在,风仍在摇动铃铛,发出微弱的声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混乱、无序、衰败、凄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人民疾苦的深深忧虑。语言简洁,意象鲜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永寿

    读音:yǒng shòu

    繁体字:永壽

    意思:(永寿,永寿)
    长寿。
      ▶晋·潘岳《秋菊赋》:“既延期以永寿,亦蠲疾而弭痾。”
      ▶宋·张商英《护法论》:“若谓事佛者促寿,则毁佛者合当永寿,后世之人排佛者故

  • 中庭

    读音:zhōng tíng

    繁体字:中庭

    英语:courtyard

    意思: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
      ▶《管子•中匡》:“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

  • 金莲

    读音:jīn lián

    繁体字:金蓮

    英语:lily feet

    意思:(金莲,金莲)

     1.金制的莲花。事本《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

  • 复印

    读音:fù yìn

    繁体字:復印

    短语:叠印 套色 影印 铅印 胶印 油印 套印 付印 石印 打印

    英语:to duplicate (printed matter)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