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霅川郑员外》 知有掖垣南步在,可能须待政成归。

知有掖垣南步在,可能须待政成归。

意思:知道有掖垣南步在,可能要等政治成回家。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送霅川郑员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人朋友在朝廷任职的诗。 首句“明时塞诏列分麾”直接点明诗人朋友的身份和所处的大环境。“明时”二字,表达出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肯定,暗示了朝廷的清明。而“塞诏列分麾”则描绘出他身居高位,负责国家大政的场景,气势不凡。 “东拥朱轮出帝畿”进一步描绘出他地位的尊贵,出行时车马簇拥,威风凛凛。 “铜虎贵提天子印”和“银鱼荣傍老莱衣”两句,分别用铜虎印和银鱼袋作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他荣耀的身份和地位。同时,“荣傍老莱衣”又表达出他的亲和与慈祥,暗指他为政以德,深受百姓爱戴。 “歌听茗坞春山暖,诗咏蘋洲暮鸟飞”两句,描绘出他治理地方的清明景象,人民安居乐业,百姓对他既敬且爱。这两句也表达出他对百姓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知有掖垣南步在,可能须待政成归”两句,表达出诗人对他的期待,希望他能在朝廷中继续发挥出色,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暗示他尚未达到退休的年龄,还需要继续努力。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朋友的身份、地位、为政情况以及人民生活的描绘和赞美,表达出诗人对他的敬仰和期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明时塞诏列分麾,东拥朱轮出帝畿。
铜虎贵提天子印,银鱼荣傍老莱衣。
歌听茗坞春山暖,诗咏蘋洲暮鸟飞。
知有掖垣南步在,可能须待政成归。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可能

    读音:kě néng

    繁体字:可能

    英语:might

    意思:
     1.表示可以实现。
      ▶《礼记•祭义》:“养可能也,敬为难。”
      ▶孔颖达疏:“供养父母可能为也,但尊敬父母是为

  • 掖垣

    读音:yè yuán

    繁体字:掖垣

    意思:
     1.皇宫的旁垣。
      ▶唐·杜甫《春宿左省》诗:“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仇兆鰲注:“掖垣,禁墙也。”
      ▶宋·王安石《次韵祖择之登紫微阁》之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