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酬达善》 昔有好名者,举国让子之。

昔有好名者,举国让子之。

意思:过去有好名声的人,把国家让给子之。

出自作者[宋]舒岳祥的《次韵酬达善》

全文创作背景

《次韵酬达善》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从诗题中的“次韵”可知,这是一首酬答朋友的和诗,而“酬达善”则表明这是为了回应他的朋友达善的某首诗或某个观点。至于具体的创作背景,抱歉目前无法提供,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注解或诗歌背后的故事来获取更多信息。不过,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作者借用了燕王哙因贪图虚名把王位让给子之,结果引发内乱的历史事实,告诫世人要遵循儒家之礼义,安贫乐道,善于学习先哲的各种优秀品德。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一种价值观和对朋友的劝诫。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有好名者,举国让子之。
若或非其人,箪食见色辞。
草木固同臭,磁铁非有期。
主人解谈谐,寓言蒙庄卮。
陶公岂真乞,善谑淇澳诗。
仲尼不假盖,将护子夏非。
贤哉此宾主,不乞彼自贻。

关键词解释

  • 好名

    引用解释

    爱好名誉;追求虚名。《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怨誚滋生,赧然而退,终为内史所迫:此好名之辱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 清 李渔 《慎鸾交·贿蔑》:“那些好名的妓女,箇箇都来嘱託,要我去攛掇文人,把他定做榜首。”

  • 举国

    读音:jǔ guó

    繁体字:舉國

    英语:the whole nation

    意思:(举国,举国)
    全国。亦指全国之人。
      ▶《荀子•荣辱》:“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