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己亥中秋》 却怪悲鸣营度处,笔端何事竟无神。

却怪悲鸣营度处,笔端何事竟无神。

意思:却怪悲鸣经营过的地方,写出来什么事竟然没有神。

出自作者[宋]罗与之的《己亥中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中秋夜采石晨兴》,是一首描绘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和抒发诗人情感的诗。 首句“此行不负中秋夜,采石江头醉及晨。”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的行程,没有辜负这个美好的夜晚,醉酒到清晨还在采石江头。这句诗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仿佛诗人已经沉浸在中秋的月光和清风中,享受着这个美好的夜晚。 “独御凉风寻古迹,惊看明月照今人。”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独自御风寻找古迹的情景,突然看到明月照耀着今人。这句诗给人一种静谧、悠远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诗骚寂寞虽云久,光景推移岂解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认为虽然诗骚寂寞,但时间的推移并不能使它们陈旧。这是一种对文化传承的肯定和鼓励,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 “却怪悲鸣营度处,笔端何事竟无神。”最后一句似乎是诗人的自问自答,他责怪那些悲鸣的诗人为什么在笔端没有神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作品的不满和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思考和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此行不负中秋夜,采石江头醉及晨。
独御凉风寻古迹,惊看明月照今人。
诗骚寂寞虽云久,光景推移岂解陈。
却怪悲鸣营度处,笔端何事竟无神。

关键词解释

  • 无神

    (1).不存在神明。 晋 王该 《日烛》:“奚适非道,何之无神?”
    (2).犹言不显灵。《法苑珠林》卷七六:“虎乃瞋曰:‘吾之奉佛供僧,而更致外寇,佛无神矣。’”
    (3).没有神采。如:他两眼无神,面容失色。

    读音:wú shén

  • 笔端

    读音:bǐ duān

    繁体字:筆端

    英语:tip of the brushstyle of a writing or painting

    意思:(笔端,笔端)

     1.笔头。钢笔、毛笔等用以

  • 悲鸣

    读音:bēi míng

    繁体字:悲鳴

    短语:嗷嗷叫 嘶叫 嚎啕

    英语:lament

    意思:(悲鸣,悲鸣)

     1.指动物的哀叫。
      ▶《楚辞•九辩》

  • 营度

    读音:yíng dù

    繁体字:營度

    意思:(营度,营度)
    I
    营造的尺度。
       ▶《清史稿•礼志一》:“光绪十五年,祈年殿灾,营度仍循往制云。”
    II

     1.周围量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