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 领取和鸣好风景,石城花月送归乡。

领取和鸣好风景,石城花月送归乡。

意思:领会和表达喜好风景,石城花月送回家。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一位名叫萧郎的美丽少女的深深喜爱和祝福。 首联“蓬莱才子即萧郎,彩服青书卜凤凰。”诗人以蓬莱岛上的才子遇见萧郎为开端,描绘出一种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岛,用以形容诗人的才情出众,如仙人之才。而萧郎则是一个常见的古代诗歌用词,通常指代美丽的女子。诗人用“彩服青书”来描绘萧郎的形象,暗示她是一位美丽、聪明、有教养的少女。而“卜凤凰”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美丽和幸福,预示着她将会像凤凰一样翱翔在生活的天空。 颔联“玉珮定催红粉色,
锦衾应惹翠云香。”诗人用玉珮和锦衾来形容萧郎的美丽和优雅。玉珮象征着她的高贵和纯洁,而红粉色则代表她的美丽和娇艳。诗人用“定催”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萧郎的深深喜爱和祝福,希望她的美丽能够得到更多的赞美和欣赏。而“锦衾应惹翠云香”则进一步描绘了萧郎的优雅和美丽,锦衾代表她的华美,翠云香则象征着她的清新和自然。 颈联“马穿暮雨荆山远,人宿寒灯郢梦长。”诗人用马穿暮雨和人在寒灯下宿这两个意象来描绘诗人对萧郎的思念之情。荆山远象征着诗人对萧郎的深深思念,而寒灯则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寂寞。诗人用“郢梦长”来表达他对萧郎的美好祝愿,希望她能够拥有美好的梦想和未来。 尾联“领取和鸣好风景,石城花月送归乡。”诗人用“领取和鸣好风景”来表达他对萧郎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石城花月是南京的象征,诗人用它来象征他们的爱情将会像石城的花月一样美丽动人。最后一句“送归乡”则表达了诗人对萧郎的深深祝福,希望她能够回到故乡过上幸福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丽少女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深喜爱和祝福。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读来令人感到温馨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蓬莱才子即萧郎,彩服青书卜凤凰。
玉珮定催红粉色,锦衾应惹翠云香。
马穿暮雨荆山远,人宿寒灯郢梦长。
领取和鸣好风景,石城花月送归乡。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和鸣

    引用解释

    1.互相应和而鸣。《诗·周颂·有瞽》:“喤喤厥声,肃雝和鸣。” 唐 元稹 《雉媒》诗:“和鸣忽相召,鼓翅遥相瞩。”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为衣服》:“鶼鶼,叹和鸣未久,分飞荏苒。” 鲁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

    2.《左传·庄

  • 石城

    读音:shí chéng

    繁体字:石城

    意思:
     1.传说中的山名。
      ▶《庄子•说剑》:“以燕谿、石城为锋。”
      ▶成玄英疏:“石城,塞外山,此地居北,以为剑锋。”
      ▶《楚辞•刘向<九叹•逢纷

  • 归乡

    读音:guī xiāng

    繁体字:歸鄉

    意思:(归乡,归乡)
    I
    回乡。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太后愍阴氏之罪废,赦其徙者归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父老传

  • 领取

    读音:lǐng qǔ

    繁体字:領取

    英语:pull down

    意思:(领取,领取)
    得到,获得。
      ▶宋·杨万里《题望韶亭》诗:“黄能郎君走川岳,领取后夔搜礼乐。”
      ▶明·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