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事十首》 安得四方皆猛士,旄头扫尽一尘无。

安得四方皆猛士,旄头扫尽一尘无。

意思:怎么能四方都猛士,旄头扫尽一尘不。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书事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不详。这首诗以边疆形势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首联“不知边信近何如,但见朝朝发虎符。”诗人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不安和关心。诗人通过描述每天早晨朝廷发出虎符的情景,暗示了边疆战事的频繁和紧张。虎符是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每天早晨发出虎符,意味着边疆战事不断,形势严峻。 颔联“河北几于九节度,漠南奚止五单于。”诗人用数字和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战争规模和战线广度的担忧。这里描述了河北有九个节度使,负责指挥各地的军队,而漠南地区也有五个单于,负责对抗敌人的进攻。这些数字和对比表明了战争的规模和战线的广度,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艰难。 颈联“黑天肥瘗犹存孽,红贼巢荒尚有雏。”诗人通过描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表达了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这里描述了黑天肥瘗仍在作恶,红贼的巢穴仍然存在,暗示了战争的破坏和伤害仍然存在。同时,“雏”字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尾联“安得四方皆猛士,旄头扫尽一尘无。”诗人表达了对国家能够得到更多英勇士兵的支持和期望。诗人希望国家能够招募更多的英勇士兵,扫除一切敌人,使边疆地区和平安宁。 这首诗通过描述边疆战事的不安和关心,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诗人通过数字和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战争规模和战线广度的担忧,同时也通过描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表达了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国家能够得到更多英勇士兵的支持和期望,希望国家能够扫除一切敌人,使边疆地区和平安宁。这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忧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知边信近何如,但见朝朝发虎符。
河北几于九节度,漠南奚止五单于。
黑天肥瘗犹存孽,红贼巢荒尚有雏。
安得四方皆猛士,旄头扫尽一尘无。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安得

    读音:ān dé

    繁体字:安得

    详细释义:1.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文选?宋玉?风赋:『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文选?刘邦?杂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

  • 猛士

    读音:měng shì

    繁体字:猛士

    英语:brave warrior

    详细释义:勇士。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

  • 四方

    读音:sì fāng

    繁体字:四方

    短语:方块 方框

    英语:four-way

    意思:
     1.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