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解汤延祖字》 仲尼作经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终始。

仲尼作经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终始。

意思:孔子作经授予曾子,第二延迟到孝的终结。

出自作者[宋]李覯的《解汤延祖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儒家经典和道德教育的赞美诗,强调了孝道、立身之道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首先,诗中提到了仲尼作经,这是对孔子及其弟子的教诲的赞美,他们通过传授经典,教导人们如何以孝道为基础,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养,最终实现立身之道的完美。 其次,诗中提到了大雅之言,这是对祖先的赞美,他们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后世树立了典范。这表明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继承和发扬祖先的道德传统的重要性。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汤生和石磨的故事,这些故事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诗中还提到了立身之道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财富和地位,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智慧、有责任感的人。即使在今天这个社会,这种立身之道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诗中还提到了周公和舜的故事,他们都是古代的圣人,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论,为人们树立了榜样。这表明了道德榜样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儒家经典和道德教育的诗,它强调了孝道、立身之道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仲尼作经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终始。
始於事亲终立身,以是扬名於后世。
大雅有言念尔祖,述脩其德乃为美。
圣训昭昭十八章,写之琬琰千馀岁。
汤生本由义方教,石磨沙盪求成器。
其名延祖有意哉,吾以子立为之字。
立身之道将何如,非曰凡人富与贵。
不贤而位何能为,蝇虫岂不披红紫。
周公亦人舜亦人,口衔日月坐天际。
勗哉见善勿迟疑,往往后生诚可畏。

关键词解释

  • 仲尼

    读音:zhòng ní

    繁体字:仲尼

    意思:孔子的字。
      ▶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人。
      ▶《庄子•人间世》:“颜回见仲尼,请行。”
      ▶《史记•孔子世家》:“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 至孝

    引用解释

    谓极尽孝道。《礼记·祭义》:“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楷 ( 李楷 )字 公超 , 河 南人,以至孝称,栖迟山泽,学无不贯,徵聘皆不就。”《北齐书·元孝友传》:“崇壮丘陇,盛饰祭仪,邻里相荣,称为至孝。”

    读音:zhì xiào

  • 子明

    读音:zǐ míng

    繁体字:子明

    意思:
     1.桑树的别名。传说三国·吴·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而归。“夜泊越里,缆舟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唿龟曰:‘劳乎元绪,奚事尔耶?’龟曰:‘我被拘繫,方见烹臛,虽然尽南

  • 终始

    读音:zhōng shǐ

    繁体字:終始

    英语:end and beginning

    意思:(终始,终始)

     1.从开头到结局;事物发生演变的全过程。
      ▶《礼记•大学》:“物有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