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永遇乐·万法由心》 自从识得,坎离交济,炼药粗知昏晓。

自从识得,坎离交济,炼药粗知昏晓。

意思:从认识,坎离相交过渡,炼药粗略知道昏晓。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永遇乐·万法由心》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表达了对于修身养性和得道成仙的追求。它以一种深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修炼的过程和结果,强调了内心的力量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首先,诗中提到了“万法由心”,这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强调人的行为和思想都是由内心决定的。诗人通过这个观念,表达了修炼的关键在于内心的修炼,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其次,“应观法界,一切心造”这句话表达了修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本质。诗人认为,我们应该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本质,因为一切都是由内心创造的。这种观察和理解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更好地修炼内心。 此外,“老子瞿昙,同归去揆,不离心是道”这句话也表达了道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即道是内在的,它不依赖于外在的事物,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之中。因此,无论是老子还是瞿昙(佛教中的一位得道高僧),他们的修行方法和结果都是相同的,都离不开内心的修炼。 在修炼的过程中,“自从识得,坎离交济,炼药粗知昏晓”这句话表达了修炼的艰辛和不易。诗人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修炼,才能逐渐掌握修炼的方法和技巧,从而逐渐了解世界的本质。 最后,“七返九还,工夫到後,还我旧时年少”这句话表达了修炼的结果和意义。诗人认为,经过不断的修炼和努力,最终会达到一种返老还童的状态,即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这种状态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变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和超越。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它通过描绘修行的过程和结果,强调了内心的力量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修炼,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法由心,应观法界,一切心造。
老子瞿昙,同归去揆,不离心是道。
自从识得,坎离交济,炼药粗知昏晓。
云腾雨飞,蟾宫兔走,丹阙更无烦恼。
气中真液,液中真气,和合不多不少。
种出黄芽,炼成赤水,龙虎交围绕。
七返九还,工夫到後,还我旧时年少。
待三千、功圆行满,恁时是了。

关键词解释

  • 自从

    读音:zì cóng

    繁体字:自從

    短语:由 从 打 于 起 自

    英语:since

    意思:(自从,自从)

     1.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

  • 识得

    读音:shí de

    繁体字:識得

    意思:(识得,识得)
    懂得,知道。
      ▶《水浒传》第三八回:“李逵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
      ▶《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你埋没在这乡村镇上,虽有才学,谁人是

  • 坎离

    读音:kǎn lí

    繁体字:坎離

    意思:(坎离,坎离)

     1.犹言铅汞、水火、阴阳。
      ▶《易•说卦》:“坎为水……离为火。”
      ▶《易•说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

  • 炼药

    读音:liàn yào

    繁体字:煉葯

    解释:1.炼制丹药。

    造句:

  • 昏晓

    读音:hūn xiǎo

    繁体字:昏曉

    意思:(昏晓,昏晓)

     1.犹晨昏,早晚。
      ▶《晋书•文苑传•曹毗》:“故大人达观,任化昏晓,出不极劳,处不巢皓。”
      ▶《南齐书•东昏侯纪》:“干戈鼓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