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画山水寄正受题其上》 虎观它年青汗手,白头田亩未能闲。

虎观它年青汗手,白头田亩未能闲。

意思:老虎看到它年青汗手,白头田地不能闲。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自画山水寄正受题其上》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劳动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过上理想生活的遗憾。 首句“虎观它年青汗手”,直接表达了作者过去在劳动中的付出。虎观,可能是指农田或劳作的地方,青汗手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辛勤劳动的场景,仿佛可以看到他满头大汗,手握锄头在田间劳作的情景。 “白头田亩未能闲”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劳动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过上理想生活的遗憾。白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了岁月的沧桑。未能闲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劳动生活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 “自嫌麦陇无佳思”,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麦田的观察和感受。麦陇,即麦田的田埂,这里代指麦田。无佳思,表达了作者对麦田的平淡无奇的印象,可能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不满足。 “戏作南斋百里山”,这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南斋百里山的戏谑和玩笑。戏作,表示这只是玩笑之作,并非认真的创作。百里山,则是作者对南斋山区的戏称,可能含有对山区生活的轻视之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劳动生活和戏谑玩笑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体现了作者的个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普遍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虎观它年青汗手,白头田亩未能闲。
自嫌麦陇无佳思,戏作南斋百里山。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田亩

    读音:tián mǔ

    繁体字:田畝

    意思:(田亩,田亩)

     1.田地。
      ▶《书•盘庚上》:“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东观汉记•郭丹传》:“郭丹为三公,典牧州郡,田亩

  • 白头

    读音:bái tóu

    繁体字:白頭

    短语: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

    英语:hoary head

  • 年青

    读音:nián qīng

    繁体字:年青

    意思:见“年轻”。

    造句:他虽然年青,但有经验。年青人的心总是瞬息万变的。这毕竟还是一个年青的科目。这个年青女人一直在欺骗我。这位

  • 虎观

    读音:hǔ guān

    繁体字:虎觀

    意思:(虎观,虎观)
    白虎观的简称。为汉宫中讲论经学之所。后泛指宫廷中讲学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及明帝叠耀,崇爱儒术,肄礼璧堂,讲文虎观。”
      ▶

  • 它年

    引用解释

    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秦併六国平话》卷上:“讲武储粮图再举,它年六国一齐休。” 明 高启 《九日与客登虎丘》诗:“它年何必问谁健,但令不负持螯手。”

    读音:tā nián

  • 青汗

    读音:qīng hàn

    繁体字:青汗

    意思:即青简。借指史册。古代用竹简记事,制简须用火烤,去竹汗,取其易书,且可免虫蛀,因称“青汗”或“汗青”。
      ▶宋·王庭珪《张持操携徐献之侍郎书见访》诗:“君家人物照青汗,曲江犹识胡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