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浙西从事刘三复送僧南归》 怜师不得随师去,已戴儒冠事素王。

怜师不得随师去,已戴儒冠事素王。

意思:同情老师不能跟随老师去,已经戴儒冠事素王。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和浙西从事刘三复送僧南归》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楚客送僧回故乡的场景,表达了对僧人和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联“楚客送僧归故乡,海门帆势极潇湘。碧云千里暮愁合,白雪一声春思长。”诗人以楚客的身份描绘了送别僧人的场景,海门的帆势如诗如画,引人遐想。碧云、白雪,既描绘了暮春和初春的景色,又寓含了别离和思乡的情感。 颔联“满院草花平讲席,绕龛藤叶盖禅床。”进一步描绘了送别后的场景,满院的草花和绕着佛龛的藤叶,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 颈联“怜师不得随师去,已戴儒冠事素王。”诗人由送别场景转向自我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老师的怜惜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说自己不能跟随老师而去,只能带着儒生的帽子,侍奉儒家经典,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诗人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将送别场景描绘得生动而感人。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楚客送僧归故乡,海门帆势极潇湘。
碧云千里暮愁合,白雪一声春思长。
满院草花平讲席,绕龛藤叶盖禅床。
怜师不得随师去,已戴儒冠事素王。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 素王

    读音:sù wáng

    繁体字:素王

    意思:
     1.上古帝王。
      ▶《史记•殷本纪》:“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司马贞索隐:“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

  • 不得

    读音:bù dé

    繁体字:不得

    英语:must not

    意思:
     1.不能得到;得不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晁错《论贵粟疏》:“夫腹飢不

  • 冠事

    读音:guān shì

    繁体字:冠事

    意思:指冠礼。
      ▶《孔子家语•冠颂》:“行冠事,必于祖庙,以祼享之礼以将之。”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