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更举樊崇事,好与慈孙孝子传。
意思:小诗再举樊崇事,爱和慈孙孝子传。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赠淳邑风水山人何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判盗墓行为,对那些不顾历史文化遗产,随意破坏古墓的人表示谴责。
首句“谁保南阳百世阡,控颐别颊每堪怜。”中,“南阳”指的是古代名将伍子胥的墓地,“百世阡”则表示其历史之悠久。诗人对这座古墓的尊重和保护表示出深深的忧虑,暗示着如果无人保护,这座古墓可能会遭到破坏。
“发丘郎将焉容御,裸葬王孙幸获全。”这两句是对盗墓者的直接谴责,他们肆意破坏古墓,无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尽管“裸葬”是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但诗人对这种破坏行为表示了遗憾和痛心。
“何所不如围即墨,厥今安在像祁连。”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伍子胥在辅助越王勾践复仇后,曾在齐、鲁两国筑台而居,并把齐、鲁两国的城防围困起来,使敌人无法逃脱。他的事迹被人们传颂至今,而那些破坏古墓的人,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又能流传多久呢?
最后,“小诗更举樊崇事,好与慈孙孝子传。”诗人用樊崇的事迹来进一步强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樊崇是赤眉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从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中汲取教训,尊重历史文化遗产,让子孙后代能够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批判盗墓行为,呼吁人们尊重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