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杨诚斋赴江东漕》 耳闻不如见,公见况超悟。

耳闻不如见,公见况超悟。

意思:耳闻不如见,您看见况且超悟。

出自作者[宋]彭龟年的《送杨诚斋赴江东漕》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两位爱国将领的爱公和喜公去金陵任职,对金陵作为古都会的形势和江淮、荆楚等地的安定形势表示欣慰,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小范老不能为国尽力的遗憾。 首联“爱公喜公去,爱国喜公住”表达了作者对爱公和喜公离去的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爱国的欣喜。颔联“公去不可留,一节江东路”表达了作者对爱公和喜公离去的无奈和不舍。颈联“金陵古都会,形势天所付”则是对金陵作为古都会的形势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形势的信心。 随后,作者表达了对江淮、荆楚等地安定的形势的欣慰,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再接着,作者对小范老的缺席表示遗憾,希望他能为国出谋划策,改善国家的状况。最后,作者表达了对爱公和喜公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爱公和喜公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范老的期待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爱国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爱公喜公去,爱国喜公住。
公去不可留,一节江东路。
停不与公别,琐琐不足疏。
金陵古都会,形势天所付。
江淮有前蔽,荆楚无后顾。
矫首对山河,亦足发外惧。
钱唐六十年,帖帖泰山措。
繁华视旧都,无复郇瑕虑。
郇瑕仅忧贫,虽贫犹未斁。
安得小范老,前席借一箸。
重画汴洛谋,起此宴安痼。
金粟互输送,甲兵更守戍。
去年徜习惯,缓急乃暇豫。
耳闻不如见,公见况超悟。
愿公细平章,公期一言寤。
从此日暮云,不外锦囊句。

关键词解释

  • 耳闻

    读音:ěr wén

    繁体字:耳聞

    英语:hear of; hear about

    意思:(耳闻,耳闻)
    听说,听到。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鬼非目睹,语非耳闻,恍惚

  • 不如

    读音:bù rú

    繁体字:不如

    英语:not equal to

    意思:
     1.比不上。
      ▶《易•屯》:“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

  • 超悟

    读音:chāo wù

    繁体字:超悟

    意思:颖悟;彻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敬仁是超悟人。”
      ▶《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二。”
      ▶明·归有光《与沈敬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