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花、鸟、鱼花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鸟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虫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鱼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花:花的诗句 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梅花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鸟: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入风波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中。 西寒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虫: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 ——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对酒》 花: 花的诗句 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 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梅花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鱼: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清•朱凤翔《。 2.《鱼歌子》的诗句渔歌子,曲牌名 渔歌子①•【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② 桃花流水鳜鱼肥。③ 青箬笠,④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钓徒。著书亦名《玄真子》。 【释词】 ①不须:不想。 ②归:回去,回家。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③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简单的意思】 白鹭从西塞山前飞过,桃花开了,流水潺潺,鲫鱼又鲜又肥。“我”带着青色的斗笠,穿着绿色的蓑衣,不管有斜风还是有细雨,“我”都不回家。 【品评】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鹧鸪天》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徐俯《鹧鸪天》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西塞山在长江边。 3.赞美豆腐花的诗句历代赞美豆腐的诗很多. 陆游《山庖》中有“施压黎祁软胜酥”诗句,他还对豆腐制作吟道:“试盘推进食,洗釜煮黎祁.” 苏轼赞豆腐是“煮豆为乳脂方酥”. 朱熹《豆腐诗》描写了从种豆到制豆腐辛勤过程:“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坐获帛布.” 元代张劭《咏豆腐》诗写得细致传神:“漉珠磨雪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出匣宁愁方璧碎,优羹常见白云飞.蔬盘惯杂同羊酪,象箸难挑比髓肥.却笑北平思食乳,霜刀不切粉酥归.” 元代郑允端《豆腐赞》把豆腐制作和美味描写得更具体:“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玉食勿与传.” 元代孙大雅《豆腐》诗形象地描写了制作豆腐过程:“戎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瓦盘.大釜气浮浮,小眼汤洄洄.顷待晴浪翻,坐见雪花皑.青盐化液卤,绛蜂窜烟煤.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我口,不畏老齿摧.” 明代苏平《赞豆腐》诗将制豆腐及其味美写得惟妙惟肖:“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 4.描写鱼儿的诗句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谛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儿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今宵剩把银灯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儿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5.描写“花”和“鱼”的诗句有哪些描写花的古诗: 1、《咏梅》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3、《古风》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4、《 梅花绝句》南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5、《早梅》唐·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描写鱼的古诗: 1、《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2、《赠崔侍郎》李白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3、《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鱼儿》宋·王安石 绕岸车鸣水欲开,鱼儿相逐尚相欢。 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 5、《鲈鱼》宋·范成大 细捣橙姜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 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6.描写鱼儿的诗句唐人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李白《赠崔侍郎》“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唐朝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宋代王安石的《鱼儿》“绕岸车鸣水欲开,鱼儿相逐尚相欢。 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宋朝范成大《鲈鱼》“细捣橙姜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清人徐鹄庭《汉口竹枝词》“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 李群玉-唐【新荷】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郑愔-唐【莲曲】锦楫沙棠舰,罗带石榴裙。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诗经•大雅•灵台》诗云:“王在灵台,于轫鱼跃。”•《左传》:“春,公将如棠观鱼者……陈鱼而观之。” •《汉书•地理志下》:“巴蜀广汉,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木疏食果实 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 ;又“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瓜遍及赢蛤,食常充足。”•《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唐]柳宗元:“潭中鱼可数百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 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乐。” •《渔翁》[唐]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酬张少府》[唐]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唐]张志和:“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晚唐]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踏莎行》[宋]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渔父》陆游:“镜湖俯仰两青天。 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渔父》陆游:“晴山滴翠水挼蓝,聚散渔舟两复三。横埭北,断桥南,侧起船篷便作帆。” •《浣溪沙》[北宋]苏东坡:"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行路难》[唐]李白:“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白日边”•《江村》[唐]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雪》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村即事》[唐]司空曙:“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黄花浅水边。”•《鹊桥仙》[南宋]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水钓台四。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道情》[清]郑板桥:“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 •《渔父》[唐]岑参:“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