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梳篦诗句

一、描写梳篦的诗词

白角篦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白似琼瑶滑似苔,随梳伴镜拂尘埃。

莫言此个尖头物,几度撩人恶发来。

苏轼《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

山翁不出山,溪翁长在溪。(前二令作二翁亭。)

不如野翁来往溪山间,上友麋鹿下凫鹥,问翁何所乐,三年不去烦推挤。

翁言此间亦有乐,非丝非竹非蛾眉。

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

我来观政问风谣,皆云吠犬足生氂。

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长使山人索寞溪女啼。

二、关于梳篦的成语

[近义] 密密麻麻 密密层层 [反义] 参差不齐 杂乱无章 [用法] 多用于形容建筑物多而集中。

形容像鱼鳞或梳篦的齿那样紧密的排列着;不能读作“jié”;鳞次栉比、定语。多用以形容房屋或船只密集。

一般作谓语:“自长桥以至大街。有时也用于其他事物;不能写作“磷”。

[语出] 明·陈贞慧《秋园杂佩·兰》:像鱼鳞那样挨着;排列整齐。 [辨形] 鳞。”

[正音] 栉。 [结构] 联合式:像篦子齿那样并排着。

栉比鳞次栉比 lín cì zhì bǐ [释义] 鳞次;春光皆馥也。

三、关于“梳子”的句子有哪些

1. 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

2. 瞧,在晴朗的夜晚,似小香蕉相同的月牙儿,像把梳子挂在半空。小星星眨动着调皮的双眼呈现了,天空中只要一丝云在慢慢地移动着,它就像一条白得如雪的丝带相同把小星星遮得时隐完成,看上去好像和人捉迷藏呢。

3. 推销的字典里没有“难”字。梳子可推销给和尚,保险可推销给尼姑。

4. 在战争中有许多半神半人的英雄,由于没有梳子梳头,这些英雄无不蓬头垢面。

5. 我问这位新来的人可否用一下他的梳子,可是他却一言不发。这真是一个一毛不拔的人。

6. 使梳子上的头发更少,使你头上的头发更多。

7. 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8. 在我国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的意思。

9. 后来那个小男孩长大了,星星找不到,就来抢我的梳子。

10. 月牙儿,像把梳子挂在天空。

11. 永远专业着装、随身带薄荷糖和梳子,保持一个清洁并摆放整齐的工作场所。

12. 鬃毛梳子:如同人用的单齿梳子,较短,有金属和塑料材质,塑料较轻柔更保护马毛.

13. 李拉的母亲于是冲出去,用梳子、皮搋子和面包刀嘘走那些被吸引过来探访的男孩子们。

14. 我经常把头发理得很短,所以用不着用梳子梳.

15. 就像用久的梳子睡久的床,后来遇见再多的人,都不如过去的那些好,千万不要因为新鲜感而忽略了旧的人。你期待的,你想要的,最后都会输给一直陪着你的。

16. 雨落在池塘里,像滴进晶莹的玉盘,溅出粒粒珍珠;雨落在树梢上,像有千万条梳子,给枝条梳理着柔软的长发;雨落在大地上,卷起一阵轻烟,土地好象绽出一个个笑的酒窝……

17. 她那一头带点灰色的金发,一直可以垂到脚踝上;她每次梳头都是一件麻烦事,她只得卷起来结成一个鬏,压在骨头梳子那坚硬的齿子下面。

四、关于梳子的成语

风栉雨沐 栉: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沐:沐浴、洗。

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停。 出处:《元史·礼乐志》:“相我祖宗,风栉雨沐。”

鳞次栉比 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出处:《诗经·周颂·良耜》:“获之挃挃。

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

南朝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侍执巾节 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

栉比鳞差 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同“栉比鳞次”。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迩来林栖谷隐,栉比鳞差。” 栉比鳞次 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

亦作“栉比鳞差”。亦作“栉比鳞臻”。

出处:《元史·河渠志三》:“岸善崩者,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 栉比鳞臻 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

同“栉比鳞次”。 出处: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六:“真娘者,吴国之佳人也,时人比于钱唐苏小小。

死葬吴宫之侧,行客感其华丽,竞为诗题于墓树,栉比鳞臻。”。

五、介绍常州梳篦的作文

我身边的“非遗” ——常州梳篦 六(3)班丁泓月 “宫梳名篦,情同伉俪;延陵(常州)特产,花开并蒂。”

这首名谣所唱的就是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篦(木梳、篦箕的总称)。 起初,我对梳篦比较陌生,没有太多的了解,只知它是常州的特产。

所以,每当我经过“篦箕巷”,心中对梳篦好奇便更深了一层。这个周末,我有幸寻访常州 “篦箕巷”中比邻皆是“梳篦店”,便大开眼界,对这些宫梳名篦那可是赞不绝口、爱不释手

“篦箕巷”中的一家店——“梳香门第”吸引了我的兴趣。跨进仿古的厅堂,我立刻那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梳篦吸引住了。

首先映我眼帘的就是那对“蝶恋”梳。听工作人员说,这对梳篦的灵感来源于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故事最后说道,这对爱人双双化蝶,同飞共舞。这对梳篦也正是寄托了着美好的情感,寓意着“双碟比翼飞”。

这对梳篦不仅寓意好,做工也十分精细。它的篦齿细密均匀,绘画也很精美,双碟栩栩如生,翅膀的色彩十分绚丽,其间镶嵌了颗颗碎钻。

其他的梳篦也同样的巧夺天工。你瞧,那急性子的“齐天大圣”,那肥头大耳的“猪八戒”,那各种神情的“脸谱”,那美若天仙的“仕女”,就连《红楼梦》中病怏怏的“林黛玉”都满面春光、神采飞扬呢!这些梳篦都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我面前,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令我眼花缭乱。

我轻轻抚摸着梳篦,感到十分光滑细腻。它色呈土黄,质感精美。

我听说,梳篦如今已是常州人送礼的首选,因为它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而且还能够因刺激头皮神经,而促进新陈代谢,延年益寿呢!这些梳篦可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其中制作木梳需28道工序,制作篦箕却要72道工序。在制作过程中,它不仅采用了雕、描、刻、烫、镶嵌等传统技法,有的还加上了常州的独有工艺:掐丝珐琅和留青刻竹,具有独特的风格。

无怪乎人们常说: “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蓖第一家。” 我买下了四大美女中的貂蝉的梳篦。

端详着手中精妙绝伦的梳篦,那些历史的画卷恍惚一页一页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我似乎看见了梳篦的过去与现在,不得不被这历史所折服。

如今,梳篦已不仅是一种梳头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一份艺术品.它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着,收藏着,欣赏着…… 我踏着那篦箕巷那布满苔藓的青石板道,怀念着这流传千古的“非遗”梳篦,感受着这龙城的历史悠久,一切都在空气中蔓延着,酝酿着,慢慢的散开。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